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2021年01月13日13:0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年來,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始終堅持“教育讓生命更有價值”的辦學思想,立足全面育人,秉承“傳承民族優秀文化 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結合學校實際及本地民族文化,在學校開設異彩紛呈的民族特色走班課,真正把學生的興趣變特長,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在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課堂上,學生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專心致志地學習吹蘆笙、跳花棍舞……

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的趙民忠同學稱:“進入關嶺民中后,選擇了自己非常感興趣蘆笙課,作為少數民族,把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光大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打算更加努力的學習這門課程,將來把這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給更多的人。”

在教學蘆笙、花棍舞羅元均老師看來,要想把民族的一些文化傳承下去,要從學校入手。2005年,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將民族文化引進校園,通過不斷探索,2018年把民族民間文化納入學校常規課堂體系,形成走班模式。

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截至目前,關嶺民族中學開始的民族特色走班課有苗族刺繡、布依族刺繡、盤江小調、苗族花棍、苗族蘆笙、民族舞蹈等模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一個學期為一個周期,自願選擇民族特色走班課程,培養各項才藝,感受成長的快樂,追逐自己的夢想。

關嶺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民族文化創生中心主任劉芝偉認為,文化的傳承需要一個場所和媒介,最好的傳承模式就是通過藝人的傳承和學生的傳承,通過聘請民間藝人進校園讓民族文化進校園。

關嶺民族高級中學:民族特色走班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自關嶺縣民族高級中學開設民族走班課以來,深受學生喜愛,成效明顯。學校獲得全國首批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全國傳統文化示范校等榮譽稱號,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得到豐富,真正實現快樂學習、多元發展、健康成長。

劉芝偉表示,學校為了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育人模式,准備把全縣的課間操變成民族大課間操,把地方文化資源全部引進校園,設置課程體系,希望以后外面的客人走進關嶺,展示關嶺的民間文化是全縣性的,不局限於一個學校開展,要以全縣為引領,讓關嶺的民族文化走出貴州。(文/圖 郭躍)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