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大學與三都簽署校地合作協議

為民族地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020年12月25日12:04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 (記者 賴盈盈)12月21日,在貴州民族大學赴三都自治縣調研座談會上,貴州民族大學與三都水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共同簽署了校地合作協議,並舉行“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挂牌儀式。

小學讀民族小學、中學讀民族中學、大學讀民族高校。近年來,貴州民族大學已成為三都學子高考的必選院校之一。“十三五”期間,貴州民族大學共招收三都學生211人,其中,本科生187人、研究生24人,畢業生在三都本地就業達170人,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今后,我們的論文要寫在三都大地上,加強與三都在民族干部培養、民族文化挖掘、生態環境治理、數字經濟等多方面的合作。”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林說,貴州民族大學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要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校已從過去傳統的以人文社科為主的院校向綜合性大學轉型,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為探索與各個民族自治州和自治縣的相互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都自治縣縣委書記朱奉余認為,“引才、育才、用才”已成為下一個5年渴望趕超、渴望跨越的三都的重要支撐。朱奉余希望,雙方能夠以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成果為契機,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為支撐,以打造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載體,打造智力支持縣域發展的新樣板,創建校地合作互利共贏的新標杆,走出一條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的新路徑。

關於未來合作方向,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褚光榮說,學校將深化雙方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招生就業等方面的合作,主動為三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續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不斷深化產學研用融合,與三都的政策、資源相結合,推動人才集聚、科技創新和地方產業發展﹔積極發揮民大鄉村振興學院等專家團隊的智庫作用,為三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融入三都的民族文化和生態旅游建設,切實把論文寫在三都大地上,並共同建好貴州民族大學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

座談會現場,雙方還共同為“貴州民族大學 三都水族自治縣 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貴州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習基地”“貴州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習基地”“貴州民族大學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貴州民族大學鄉村振興研究基地”挂牌。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