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豐縣北盤江鎮龍井社區緊緊圍繞就業扶貧政策措施,配齊工作專班力量,精准開展勞動力摸底,做好就業培訓服務,通過引進扶貧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等舉措,引導社區勞動力多元化就業,念好就業“穩”字經,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在龍井社區服裝生產扶貧車間裡,20多名工人正忙著趕制一批出口棉服。新市民朱貴琴在社區就業專班的推薦下,到扶貧車間工作,待遇不錯還能照顧家庭,她對這份工作格外珍惜。
“我們搬來這裡,就在這裡做(工作),送小娃娃讀書,一個月做得2500多元。”龍井社區新市民朱貴琴說。
“我們都把農戶拉到(就業推薦)群裡面去,給他們找合適的工種,然后推薦就業崗位給他們,他們去打工我們也會電話訪問,為他們作好跟蹤服務。”龍井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卜建勝說。
為解決搬遷勞動力就業創業問題,社區結合搬遷群眾就業意願和市場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水電工、繡娘、廚師等不同工種技能培訓。新市民宋存春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外出務工找不到好工作,她希望通過培訓能夠學到技術,為今后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為了生活(要就業)創業,就來參加這個廚師培訓,以后有資金,自家去創業,沒有資金,我們自己去打工,也能多賺點錢。”龍井社區新市民宋存春說。
“他們學合格了以后,發証書給他們,推薦他們到浙江、福建、廣東就業,比如浙江寧波和東陽,就有專門的勞務輸出就業崗位,他們隻要學會學懂,有這個技術,去那邊就業工資都是五六千塊錢一個月。”黔西南州農宇職業學校培訓老師吳厚新說。
社區還進一步強化就業服務保障,組建就業專班,按照開發一批、引進一批、輸出一批的思路,不定期開展就業跟蹤服務,及時全面掌握搬遷群眾勞動力技能、意願、失業原因等基礎信息,並實時更新進行動態管理,同時依托社區扶貧車間、公益性崗位及周邊企業和農業基地,精准推送就業崗位,把就業服務精准到戶、落實到人,進一步拓寬搬遷群眾就業增收渠道。
“我們龍井社區成立了一個就業服務專班,由縣就業局委派一名專門就業指導員組織招聘、輸出等服務工作,社區結合社區群眾就業需要,開展了水電工、廚師、繡娘培訓班10次,培訓人數共計410人,已實現了90%以上就業。通過社區扶貧車間、自主創業、500畝壩區、石材企業、頂椒公司、公益性崗位等渠道解決群眾就業,目前已解決勞動力就業1583人,實現就業率100%。”龍井社區黨支部書記孟凡祥說。(吳永花 陳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