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白雲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共同體建設工作方案》出台,將在全區義務教育學校構建8個教育發展共同體,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切實推動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根據方案,白雲區將以實施名校帶動、共同發展為目標,在全區義務教育學校構建8個教育發展共同體,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解決學科不均衡問題,提升全區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切實推動教育均衡發展,通過三年時間,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人民群眾不僅“有學上”還要“上好學”,提升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實施范圍包括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公民辦學校,共同體包括牽頭校、成員校和教研聯合校。其中,區屬小學和鄉鎮小學組成的共同體,區屬優質小學是牽頭校,區屬其他小學、鄉鎮小學是成員校﹔區屬初中學校和鄉鎮初中學校組成的共同體,區屬初中學校是牽頭校,鄉鎮初中學校是成員校﹔民辦學校納入共同體作為教研聯合校。目前,全區共有47所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納入共同體建設,白雲一小、白雲九小、白雲十小、白雲十五小、白雲十六小、白雲區實驗中學、白雲五中、白雲七中等作為牽頭校,已有序開展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
據悉,教育發展共同體將圍繞“抱團發展、共同提高”的原則,實施學校管理一體化、隊伍建設一體化、教育科研一體化、學生交流一體化、督導考核一體化、效益聯評一體化等六個“一體化”工作。其中,共同體學校統一制定教師培養目標和措施,廣泛開展師資交流、培訓研討、名師帶徒等活動,每學期牽頭校校長需在成員校聽課3節以上,舉辦專題講座不少於1次,蹲校指導不少於1天﹔牽頭校骨干教師、名教師、名班主任等需在成員校指導教學教研、幫扶示范教學等不少於1次,成員校所有教師在牽頭校參加教學、教研培訓活動不少於1次﹔每學期共同體學校開展集體教學教研活動不少於2次,每學年聯合開展學生互動活動1次以上。
為順利推進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白雲區還制定了共同體建設評價辦法、激勵辦法以及教學管理、師生交流、考核評價等各項制度,匹配專項經費,用於共同體各項工作開展,保障共同體教師流動、教學科研、質量提升、文化建設等各方面取得實效。區政府教育督導室、區教培中心等也將加強過程管理和指導,推動共同體建設高效開展。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