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黔西縣花溪鄉挖隴村平原組的公路上,碗口粗的馬尾鬆矗立兩旁,遠處的大小山坡上,大片的鬆林郁郁蔥蔥。
“這片就是挖隴村新納入的國儲林區域。”花溪鄉林業環保站站長周忠禹介紹,挖隴村一期納入的國儲林面積有4000余畝。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銜接鄉村振興。黔西縣大力推進國儲林項目,在縣級成立了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按照合理選擇林種樹種、嚴格種苗質量監管、強化培訓服務指導、細化施工組織、創新利益聯結機制等要求,推進國儲林項目實施。
花溪鄉通過與農戶和村集體簽訂協議,流轉林地並支付流轉費后,轉給公司經營管理。該鄉國儲林一期項目實施面積6600余畝,涉及挖隴等4個村,共發放農戶及村集體流轉費1001萬余元,還在本地招募一批護林員參與國儲林管理。
挖隴村黨支部書記李家毅告訴記者,村支兩委與農戶商定,將全村國儲林林地流轉費用的一半以村集體資金入股合作社,一半分攤為精准扶貧戶入股,用於發展木耳種植等產業,帶動村民增收,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
建設國家儲備林,為國家儲備了林木,帶動了群眾增收,實現經濟生態雙效益。黔西縣林業局局長楊巍介紹,該縣國儲林項目一期、二期、三期建設總規模為27.0268萬畝,總投資22.86億元,包括人工林栽培、中幼林撫育、支撐體系苗圃地建設、經濟林建設等部分。
目前,全縣國儲林項目一期13.7313萬畝全部完成分戶丈量,協議簽訂面積13.1207萬畝,兌現面積3.64萬畝,兌現資金7996.81萬元,兌現率29.38%。二期項目科研、立項已完成,任務面積已分配到鄉鎮﹔三期科研已通過省林業局專家評審,並獲立項批復,縣林投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已注冊成立。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加快推進國儲林建設步伐,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效,助力並鄉村振興。”楊巍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翟培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