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4日電 (楊方旭 肖萬寧)中國共產黨貴陽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4日在貴陽舉行,貴陽學院提出,到2035 年建成以服務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為特色,應用科技領域優勢突出,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一流應用型科技大學。
貴陽學院坐落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校園規劃面積1200畝,學校設有17個教學院(含1個繼續教育學院)、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哲學),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與醫藥)。現有46個本科招生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高於中國、貴州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平均值,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就業形勢,圓滿完成教育廳初次就業率“雙達標”任務。
貴陽學院黨委書記呂保平代表中共貴陽學院第一屆委員會作報告。他說,過去五年,學校黨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民主集中制和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聚焦“強本爭碩”目標,實施“六大工程”, 學校辦學思路日趨明晰、發展定位更加准確、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得到增強,社會影響日益擴大,為學校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貴陽學院黨委貫穿全面從嚴治黨“主線”,構建了“1234567”黨建工作格局,發展黨員 2513 人﹔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成立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1234”思政工作大格局﹔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累計資助貧困學生約 3.2 億元,成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與研究室,連續兩年完成征兵任務“雙達標”﹔進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119 個﹔獲批省級教改項目 28 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 5 項﹔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屢創佳績,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11 次,大力支持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圍繞“強本爭碩”奮斗目標,2018 年貴陽學院正式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是貴州省地州高校唯一一家。2019 年自主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在校在籍全日制研究生共108 人。2020 年,申請新增 1 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點、6 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截至目前,學校獲批 1 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和 8 個省級重點學科,入選貴州省區域一流培育學科建設高校。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李端棻研究院追尋歷史,沉澱文化,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引領陽明文化傳承創新,是中國陽明學研究“重鎮”。
近五年,貴陽學院承擔外來科研項目680 項,獲得競爭性科研經費近億元,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46 項,國家部委項目 24 項﹔授權專利209 項,其他知識產權 107 項,發表學術論文 1953 篇﹔學校投入專項經費 5300 余萬元,支持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61 人,全職引進博士 114 人,目前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教師 195 人。
此外,貴陽學院還先后與新西蘭、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境外高校簽署合作備忘及協議,派出 89 名學生和 82 名教師外出交流訪學,聘請外教外專 23 人次。截至目前,共招收來華留學生115 人次,生源涵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數十個國家。
貴州作為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貴陽學院發揮高校特色助力脫貧攻堅。五年來, 黨建對口幫扶貧困戶 39 戶(次),設立扶貧項目 34 個,派出駐村干部、第一書記 7 人,投入扶貧資金 280 余萬元。深化校農結合,2018 年以來,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累計 2443 余噸,累計金額 1419 萬余元。選派專家學者為大鯢、茶葉、煙草、精品果蔬等產業種養殖技術體系創新建設,開展病虫害防治、採后處理分級到入庫貯運保鮮等方面技術服務和重大課題攻關,累計服務產值近 1.8 億元。
呂保平說,五年來,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但目前還存在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加強、學院核心競爭力明顯不足等問題,未來將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辦學實力,建設一所特色鮮明、比較優勢明顯的區域一流應用型科技大學,實現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貴陽、貴州乃至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建設再添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