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順市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牢牢把握“兩個維護”根本政治任務,把落實中央、省委巡視要求與市、縣巡察工作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形成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監督工作格局,實現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全市一盤棋,堅定不移高質量推動巡察工作。
全市各級巡察機構積極探索創新巡察工作思路、舉措、方法和路徑,切實發揮巡察綜合監督平台作用和聯系群眾紐帶功能,深入發現和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和一批普遍性、系統性問題,利劍更加鋒利、橋梁更加暢通、紐帶更加牢固,為淨化全市政治生態、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西秀:
把握三個關鍵環節 提升巡察質效
西秀區嚴格落實中央、省委、安順市委巡察工作部署要求,在把握巡察方向重點、創新方式方法、務求整改實效上不斷深化,提升工作質效。截至目前,已開展9輪巡察,巡察單位360個,覆蓋率97.82%,發現問題4478個,形成問題線索499個,立案44件,黨紀政務處分31人。
強化謀篇布局,繪好巡察工作“路線圖”。高位部署推動,自覺將巡察工作放到區委、區政府工作大局中一體謀劃、一體推動,推進制度創新、緊盯隊伍建設、提升履職能力,在巡察中強化協作配合,整合監督力量,推動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融會貫通、有效銜接。
突出問題導向,破解巡察難點阻點。探索“巡一帶二”巡察模式,即在對鄉鎮、辦事處開展常規巡察的同時,對轄區內的村(居)、學校黨組織開展延伸巡察,力求實現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有機統一。截至目前,已巡察村(居)黨組織273個,基層學校黨組織59個。同時,以“五清理六必訪”破解巡察質效不高難題,以“提前研判”破解問題定性不精准難題,以“三進”“三不准”巡察法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提升巡察工作質效。
壓實整改責任,抓好巡察成果運用。建立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巡察機構聯動督促整改機制,強化監督抓整改,標本兼治,壓實責任,有針對性地對47個部門(單位)開展日常監督,反饋的397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751個,整改完成率達94.27%。
普定:
深化貫通融合 提高巡察效能
普定縣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巡察監督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突出巡前互通、巡中協同、巡后共享“三個關鍵節點”,橫向統籌推進四項監督協同協作、互聯共通,不斷釋放疊加效應,推動巡察監督精准高效。截至目前,共完成286個基層黨組織的常規巡察,發現問題3452個,整改落實2593個,移交問題線索151件,立案4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4人。
突出巡前信息互通,確保問題查找精准。巡察前,堅持“一盤棋”思想,採取“兩輪”會商確定重點,“用活”資源精准畫像,統籌“四項監督”主體,通過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增強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能。
突出巡中高效協同,確保問題處置高效。巡察中,緊盯“精准化”目標,運用“四種形態”高效處置巡察移交問題線索,特別是對涉嫌職務犯罪的果斷查處,切實增強巡察監督嚴肅性、權威性。巡察問題線索辦結率達86%,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4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
突出巡后成果共享,確保問題整改見效。聚焦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方面問題,壓實巡察整改責任,共享巡察成果,強化成果運用,不斷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截至目前,共完成對127個單位2輪巡察問題整改的監督檢查,推動問題整改1762個,建立完善制度157個。
紫雲:
創新工作 高效開展巡察
近年來,紫雲自治縣立足實際,創新工作方法,探索“三聯三強”工作路徑,有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裡”,為全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上下聯動,強化一體推進。注重從巡察對象、啟動部署、成果運用等方面強化上下聯動,一體推進基層巡察向縱深發展。將168個村(社區)黨組織全部納入巡察范圍,確保巡察利劍直插基層黨組織。與省、安順市上下聯動巡察2輪覆蓋12個村,縣委開展常規巡察3輪覆蓋50個村,“巡鄉帶村”巡察1輪覆蓋49個村,“機動式”巡察1輪57個村,截至2020年2月底,已全面完成村級黨組織巡察任務。
橫向聯動,強化方式創新。強化巡察機構與紀檢監察、組織、宣傳、信訪、政法等部門的協作聯動,在巡前情況通報、巡中支持配合、巡后整改落實以及問題線索處置等方面及時溝通、無縫對接。積極推動“四項監督”協作聯動、同步介入的工作方法。同時,以貧困村特別是深度貧困村以及矛盾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村為重點,分類施策,採取常專結合、直接巡村、“巡鄉帶村”“1托N”“機動式”等多種方式,打好巡察監督“組合拳”。
責任聯動,強化問題整改。探索推行村級巡察啟動部署雙見面、巡察意見雙反饋、整改情況雙報告的“三雙”工作法,壓緊壓實被巡村(社區)黨組織整改主體責任、鄉鎮黨委領導責任、鄉鎮紀委監督責任。2018年以來,全縣村級黨組織巡察共反饋問題682個,推動邊巡邊改276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胡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