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縣易地扶貧搬遷到義龍新區群眾感嘆——

住在山裡“處處難” 搬出大山“六個好”

2020年11月26日10:05  來源:貴州日報
 

“搬過來好幾年了,已經習慣城裡的生活。”初冬時節,筆者見到義龍新區木隴街道麻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尤崇鋒時,他正在工作崗位上忙碌。

尤崇鋒於2016年從望謨縣麻山鎮打務村利納組易地扶貧搬遷到義龍新區,現任木隴街道麻山社區支部書記。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羊兒下山要人抱,賣個豬兒要抬轎。種一碗,收一瓢,天不作美收不著。’這就是我老家的真實寫照。”在尤崇鋒的描述中,當年居住在縱橫交織的大山裡,行路、上學、看病、安居、致富,無一不難。

“隻有搬,才有希望﹔隻有搬,才能發展。”2016年,尤崇鋒第一個簽下搬遷協議,第一批搬到龍新區木隴街道麻山社區。

“搬出來后,我便感受到‘六個好’:好行路、好吃水、好看病、好上學、好掙錢、好花錢。”尤崇鋒和第一批搬遷戶從“雲上人家”搬進高樓大廈,圓了夢,發自內心認可易地扶貧搬遷帶來的實惠。

“我過上以前夢想的好日子,但還有很多鄉親仍舊生活在大山裡面,我要讓他們都和我一樣,過上美好的新市民生活。”

2017年,尤崇鋒主動請纓,參加義望聯合指揮部,到望謨縣各鄉鎮開展動員搬遷工作,宣講政策,述說自己搬遷前后的變化和感受。

“搬到那邊好嗎?”望謨縣麻山鎮打務村群眾問。

“那還用說,過去我們世代住茅草房,點煤油燈,出一次山最少要兩個多小時。現在生活像城裡人一樣。”尤崇鋒肯定地回答。

“真的這麼好哇,那明天我就去簽字搬遷。”

“我也去簽字。”

……

尤崇鋒和干部們一起翻山越嶺,起早摸黑,一家一家地動員做思想工作,辛苦的付出迎來滿滿的收獲。“到2019年底,麻山鎮1067戶5779人,一戶沒漏,一人不落,全搬遷到義龍新區木隴街道麻山社區。”尤崇鋒說。

尤崇鋒用實際行動,贏得黨委、政府和群眾的信任,2017年10月,他當選木隴街道麻山社區黨支部書記。

尤崇鋒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搬遷后的群眾怎麼生活,怎樣才能把日子過得更加美好?

“搬遷只是一個手段,讓搬遷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才是搬遷的目的。”尤崇鋒說,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和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麻山社區探索出“易地搬遷+園區”“易地搬遷+農業特色產業”“易地搬遷+效益分紅”“易地搬遷+工廠”“易地搬遷+公益崗位”“易地搬遷+勞務輸出”“易地搬遷+保障兜底”等后續脫貧路徑。

目前,麻山社區每戶均有一人以上實現就業增收,有27戶實現自主創業,子女就學、生病就醫等均有保障。尤崇鋒說,他將帶領鄉親們繼續前行,用勤勞的雙手把新家建設得更美好。(通訊員 韋貞茂 張懿)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