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一片乡土 服务一方乡亲(青春日记)
任 鹏
2019年3月,在我进入南方电网公司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我被调到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中坝供电所工作,重新踏上这片养育我长大的红色土地。
在我的记忆里,中坝镇就是红色的。小时候,我时常听外婆讲她曾经救助过在甘溪遭遇战中受重伤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也常常听邻居家的抗战老兵李丰世老大爷讲起在抗日战争中与敌人拼刺刀的往事,年少的我对他胸前10多枚金灿灿的奖章充满了羡慕。
“你个子小,力气小,重活粗活就交给我;我年纪大,经验比你们丰富,多干点没事。”刚到中坝供电所报到,所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互帮互助的氛围,遇到事情,大家都抢着干。“不愧是扎根在这片红色乡土的班组。”我想。
回家乡工作不光要有情怀,更重要的是要用情怀为民服务办实事。随着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的推进,中坝镇很多村民搬出了大山,但也有少部分不愿搬离大山的群众,为了给他们供好电,我们有不少事情要做。
在中坝镇佛顶山深处有一台变压器,本是用于给山里架枧沟村的147户村民供电,在易地扶贫搬迁后,村里只剩下一名因留恋故土而不愿离开的80多岁的老人。2019年7月盛夏的一天,变压器突发故障,为了让老人用上电,所里立即组织了包括我在内的5人抢修队伍。
变压器地处深山,抢修车难以行进,只能采取步行的方式进山。然而,步行到变压器的位置需要2个多小时,再加上要扛着几百斤的新变压器和抢修工具,这给了我们抢修队伍极大的考验。刚走十来分钟,我就累得体力透支。一路上我们5个人轮换接力,硬是咬紧牙关将变压器运送到了抢修点,一来一回竟用了12个小时,从早晨一直干到晚上,终于让这户老人家中重新亮起了灯泡。
工作之余,我还跟所里的同事编写了一部以49名退休军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红色民情档案”,详细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并为每位军属制定了服务方案,为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几年,我和同事们用心服务这些老兵和退休军属,一束鲜花、一声问候,温暖了他们,也让我更深地融入这片红色的土地。
(作者为贵州电网公司铜仁石阡供电局中坝供电所副所长,本报记者汪志球采访整理)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8日 第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