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區:朵朵滑子菇撐起群眾“致富傘”

2020年10月21日16:5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平壩朵朵滑子菇撐起群眾“致富傘”。張恆新 攝
平壩朵朵滑子菇撐起群眾“致富傘”。張恆新 攝

近日,走進平壩區天馬食用菌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黑色的大棚排列有序,規模宏大。加工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分撿、清洗滑子菇,現場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我們基地有滑子菇大棚200多個,從10月8號后進入採收期,每天可採收10000多斤,如果氣溫升高,出菇量大,每天可採收30000斤。為了保証鮮品菇的品質,當天採收的滑子菇都要經過加工處理,基地用工量大,每天都有100多人參與採菇、剪菇腳、清洗、烘干等。”平壩區產投公司旗下的佳成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農業開發部負責人劉瑩說。

火熱的採收場景,是近年來平壩區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立足當地實際情況,選好食用菌種類,引進重點龍頭企業,走向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取得的實效。

天馬食用菌種植基地佔地面積約380畝,建設大棚255個,其中200個大棚種植滑子菇,50多個大棚種植香菇。該基地建有菌棒生產線2條、冷庫8個、烘干房1間、管理用房、高位水池、蓄水池等,項目總投資達5011萬元。從去年11月份生產滑子菇菌棒,年生產滑子菇菌棒250多萬棒。滑子菇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周邊村民及貧困戶務工增收。

在種植滑子菇的大棚裡,隻見一排排菌棒上,一叢叢滑子菇已經“探”出了頭,雷紅芬小心翼翼握住菌柄輕輕旋轉一圈,一朵朵新鮮的滑子菇裝進了籮筐。

“今天中午12點我們就可採收完成承包大棚的滑子菇,基地鼓勵我們多勞多得,下午的空閑時間我們又可以到生產車間參與修剪菇腳,剪一斤3角錢。”雷紅芬是平壩區鼓樓街道天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和嫂子承包了11個大棚的採收工作,4塊錢採一框,,兩個人一天可以採80多框,採完以后又可以參與剪菇。每天干下來可以有200元的收入。她說,基地就在家門口,不僅可以打工領到工資,還可以照顧家裡的小孩和老人。

平壩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為種植滑子菇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口感獨特的滑子菇,加上基地處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市場上有著較強競爭力。

“我們基地生產的滑子菇除了批發銷售鮮品菇,我們還加工成鹽水菇、干菇,銷往全國各地。干菇每斤能賣到28元左右,有著可觀的市場前景。”劉瑩說。

如今,一朵朵滑子菇已成為當地致富產業,也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致富傘”,帶動了平壩區鼓樓、羊昌等鄉鎮村民務工,成為當地鞏固脫貧攻堅的有力支柱。

“我喜歡這個活路,每天坐著剪菇腳,剪一斤3角錢,最多的一天我剪了800斤。每天可以領到200多元的工資。”郭雲蘭來自羊昌鄉四甲村,天馬食用菌種植基地的滑子菇採收以來,她和村裡的10多個姐妹到基地剪菇腳,是加工生產線上干活最麻利的。

目前,基地採取公司+村集體+貧困戶的模式經營。公司負責購買菌種、生產菌棒,運營管理、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項目運行成熟后,最后將大棚倒包給農戶,帶領當地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

據悉,平壩區設立食用菌產業專項基金,形成政府投資引導,企業投資為主,民間投資參與為輔,吸收外商投資的多元化投資體系。2019年已累計種植食用菌面積3116畝,採收產量1.26萬噸,銷售產值1.13億元,帶動貧困村19個,利益聯結貧困戶342戶、968人。

2018年,平壩區為克服山地農業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缺點,通過集中資源辦大事,整合中央專項扶貧資金、青島對口協作幫扶資金和自籌資金,重點扶持貴州曦凱食用菌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幾家龍頭企業,短短幾年間,在全區連片化發展香菇、竹蓀、平菇等食用菌種植,分布在樂平、白雲、羊昌、十字、安平、鼓樓和天龍等鄉鎮。(羅秀華 張恆新)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