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產業帶動就業 居家也能致富

2020年10月17日09:16  來源:貴州日報
 

9月20日,威寧自治縣雙龍鎮涼山村小枧槽組海拔2500多米的蔬菜基地裡,55歲的馬敏軍正在和幾十名群眾一起搶收二季蔬菜。“我和老伴都在基地務工,一個月加起來有5000多元。”馬敏軍黝黑的臉上笑容燦爛。

“像我們這些老者老奶,除了在家種點地外,還能做些什麼呢?”馬敏軍說,過去村裡沒有產業,孩子們便拖家帶口去縣城找事情做,老伴跟著去帶孩子,自己隻好留在村子裡種點馬鈴薯和玉米,生活還得靠兒女們接濟。

今年4月份,威寧自治縣引進貴陽農投公司來到平均海拔2600余米的雙龍鎮高山、高坡、涼山三個村,建起了萬畝高山冷涼蔬菜基地。馬敏軍把15畝地流轉給基地后,把老伴叫回來一起在基地務工。

“土地流轉費就有9000元,我和老伴在基地做工4個月,到手的工資超過2萬元。”馬敏軍開心地算起收入賬。

在高山、高坡、涼山三個村,除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有勞動力的群眾都到蔬菜基地務工。“整個基地平均每天有600多人務工,最多時有1000多人。”基地負責人秦天彪介紹。

“發展產業帶動農民居家就業是脫貧攻堅‘重頭戲’。”威寧自治縣農口部門同志分析,威寧是人口大縣,有157.2萬人,勞動力人口89萬人,青壯年勞動力基本外出務工,走不出去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未達到搬遷條件的貧困群眾、以及留在家的非貧困勞動力怎麼增收?特別是‘50后’‘60后’勞動力在家隻會種地,收入微薄。

要解決這群勞動力就業問題,必須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通過產業帶動就業。對此,威寧引進江楠集團、海升集團、貴陽農投公司等10多家龍頭企業,帶動全縣200多家合作社發展蔬菜、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近400萬畝。縣裡整合各方資源加大產業路、灌溉等配套設施建設,用市場的思維全產業鏈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崗位。

思路一變天地寬。農業特色產業“接二連三”,實現了群眾就業增收,讓威寧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的底氣更足。在威寧超越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蘋果洗選分揀中心,100多名群眾正在忙著包裝蘋果禮品盒。“按計件算,一天可以做140元左右。”袁彩芬從海拉鎮石坪村的大山溝裡搬到縣城時,應聘到中心上班,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