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三戰”打通強村富民之路

2020年08月28日14:1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大方縣理化鄉獼猴桃種植基地。王文琳 攝
大方縣理化鄉獼猴桃種植基地。王文琳 攝

“產業發展不起來,經濟就搞不上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很難得到提升。雖然現在已經脫貧了,但還是要想方設法把村裡的經濟給搞上去,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大方縣核桃鄉石艷村黨總支部書記梅培倫說。2020年,大方縣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工作,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支書主戰,選准產業帶頭干

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黨支部是核心、是主體、是龍頭,必須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核心和引領作用,把住政治方向。集體合作社由村黨組織書記或副書記任法定代表人,把合作社牢牢掌握在黨支部手中。

成立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后,借著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東風,石艷村因地制宜,在梅培倫的帶領下種起了獼猴桃。短短數月,就完成了獼猴桃種植2174.86畝。帶動了602戶農戶,2344人發展。其中脫貧戶164戶727人,每年人均增收可達1200元以上。村民朱光堯激動地說:“支書帶起頭干,我們更有信心了。”村裡獼猴桃產業發展起來后,村民們積極回鄉參與種植,由“農民變股民”,外出務工人數佔比從58.6%下降到了39.8%。由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的優勢顯現出來了。

大方縣狠抓“黨建引領”,抓住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村黨組織書記任村集體合作社“第一責任人”。通過整頓調整一批、選派配強一批、發展充實一批,調整不勝任村黨支部書記28名,363名村黨組織書記、151名黨組織副書記已根據法定程序擔任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理事長。

兩委奮戰,壓實責任加油干

強化責任擔當,明確提出不管是由誰擔任合作社法人,第一支書、支書都是領辦的“第一責任人”,其他“兩委”成員應該與合作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無論是否在合作社任職,都要參與合作社的事務,解決“誰是法人誰來上,其他站在田坎上”的現象。

此外,大力實施村級“頭雁”提升和后備力量“育苗”工程。全縣共培育741名農村后備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探索在產業相近、地域鄉鄰、資源互補的行政村之間組建聯村黨委6個,帶領17個村4.8萬名群眾共同發展。優化村級黨組織98個,在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32個,在合作社上建立黨支部98個,建立黨小組416個,確保“火車頭”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發展動力。

大方縣綠塘鄉2020年完成了8000畝的魔芋種植計劃,全力打造“魔芋之鄉”。在問到魔芋能順利完成種植的原因時,綠塘鄉組織委員張淳說:“我們充分發揮了‘村支兩委’‘領頭雁’的作用,把村民組織在一起,‘單打獨斗’變為‘集體作戰’,‘戰斗力’得到質的提升。”

戰力提質源於動力提升。該鄉充分用足用好市縣政策支持,70%的收益歸村集體,除留存20%作為發展及風險防控資金外,明確10%作為村兩委管理人員的獎勵資金,讓兩委干部把合作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中。

群眾參戰,圓夢小康一起干

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充分利用其發展產業、利益聯結的優勢,將群眾與村集體建立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給群眾算清經濟賬、親情賬,讓群眾有信心、有決心參與到合作社的發展之中來。

為支持群眾發展,大方縣建立“政企聯合、銀企聯動”的創業發展模式,通過“核心企業授信”“增信擔保”等方式幫助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社員解決資金難題,提高群眾股份佔比及收益。縣獼猴桃聯社(公司)為社員群眾做擔保(每戶社員最高可貸20萬元),爭取了郵政銀行5000萬元創業貸支持。

建立黨支部主導下的“按勞取酬為主,按資分配為輔”分配方式,制定“按勞取酬”標准,優先分配產業基地中從事生產、加工、銷售等所獲的勞動報酬,提高群眾勞動價值,確保村集體和村民“同贏共富”,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在鳳山鄉,結合產業發展需要,組建了生產隊、供銷隊,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落實生產任務,抓好產品銷售,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效益。7月份以來,供銷隊主動到長沙、重慶、成都等地跑市場、找銷路。目前,已為鄉內各村銷售辣椒6萬余斤,預計可銷售辣椒300萬斤以上,為村集體創收10萬元以上。生產隊隊長楊友玉滿心歡喜地說:“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產業,以后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如今,大方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以“做大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為目標,通過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實現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發展業態多樣化、生產經營鏈條化。截至目前,全縣村集體經濟規模達1.46億元,帶動社員分紅增收3161.54萬元。(吳赟)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