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技人員示范給梨果套袋。陸晨 攝 |
近年來,為做大做強富民產業,畢節金海湖新區梨樹鎮牢牢抓住技術服務產業這一關鍵點,多措並舉,著力為產業提供技術保障,助力脫貧攻堅。
走進梨樹鎮保河社區的金秋梨種植基地,居民們正在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給梨果套袋,基地裡,大家忙碌著。
“政府安排了技術人員來指導我們,大家學習了種植技術后,現在正在給梨子套袋,相信效果會非常好。”保河社區種植戶吳聲益說,以前梨樹種植戶們並不知道梨子套袋的作用,但在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他們都知道了套袋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能讓梨長得更大、更香甜。
據了解,為做大做強富民產業,梨樹鎮以“課間+田間”的方式,將課堂搬到“田間”,將“田間”變“課堂”,積極為產業配備農技人員,確保產業發展項目有農技人員跟蹤服務。
“我們按照產業八要素的要求,首先是從當地挖掘土專家、土秀才,充實我們的技術人員力量,其次是按照農戶需求,請新區農委匹配專家,提升專業技術服務水平,最后是在購苗、與供應商簽訂協議時,農技人員為大家提供一條龍的技術服務。”梨樹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肖愛東說。
據梨樹鎮保河社區農業技術指導員聶祥仲介紹,對經果林,農技人員主要教老百姓在合適的時間剪枝、追肥、疏果、套袋,在這過程中,農技人員要隨時把“課堂”帶到“田間地頭”,為產業發展“找問題、想辦法、出對策”,確保產業種得出,有收入。
如今,梨樹鎮種植有梨樹5000畝、刺梨2000畝、桃樹1000畝、板栗800畝、蜂糖李1000畝,同時在經果林下採用“以短養長”的方式套種黃豆、蔬菜、辣椒等產業。目前,全鎮為特色產業配備的農技人員為28人,並成立了以農業、林業、畜牧業等相關農技人員組成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指導小組,覆蓋了農、林、牧、水、漁等領域。同時,為壯大農技人員力量,梨樹鎮還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通過“師帶徒”等方式,全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技能培訓,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蒲安先 陸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