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嶺:機械聲不絕 耕作人不倦

2020年03月02日08:0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春雷響,工廠機械聲不絕﹔萬物生,田間耕作人不倦。

春風拂過的關嶺,正在從疫情防控的沉寂下慢慢復蘇,工廠車間機械運轉轟鳴,戴著口罩的工人有序忙碌,運輸貨物的車輛來回穿梭,田間地頭綠色盎然,壩區建設按下了“快捷鍵”。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關嶺自治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抓好壩區建設春耕生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與脫貧攻堅戰。

疫情防控不鬆勁

“每天上班我們都要測量體溫、做登記、全身消毒后才能入廠,廠裡的疫情防控做得好,大家工作都很放心。”在陳璐璐心裡,到關嶺牛屠宰廠工作,不僅離家近,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最讓人安心的是疫情期間,廠裡的防疫工作做得好。

“屠宰廠的整個消毒程序非常嚴格,除了入門前的常規防疫措施,要想進入生產車間,還需穿著專業防護服。”關嶺牛屠宰廠負責人羅志學說,隻有疫情防控不鬆勁,復工復產才有保障。

據羅志學介紹,員工返崗時,屠宰廠將通過疫情防控助手二維碼,掃碼查詢員工去向,並讓員工簽訂未接觸外省及重點地區返鄉人員保証書,方可復工。同時,積極購買和申請口罩、消毒液等防疫醫用物資,做好廠區與員工個人的消毒工作。

在關嶺農副產品集散中心,關嶺社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繁忙,數十名工人或在分揀小黃姜,或在進行裝箱,或在運輸搬運。自2月16日復工復產以來,該公司加強防控,讓務工群眾放心工作,安心生產。

“公司每天向工人進行兩次體溫檢測,並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在工作安排上,每個小組僅有3人進行打包分撿,達到分散作業目的。”該公司負責人蔡雲鵬說道。

關嶺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與百合街道辦同心社區僅一路相隔,到此務工的工人大多是社區搬遷戶。為了在復工復產期間持續抓好防疫工作,該街道辦全面落實網格管理責任制,以全辦27個網格為單位,確保疫情期間各類人群得到全面排查。

“連日來,我們與街道辦周邊企業合力抓好復工復產,指導企業按時做好病毒消殺、前期摸排、登記、宣傳工作,並點對點有組織地向省外輸出和送崗上門,有效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百合街道辦事處黨委副書記羅婷說。

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鬆懈。目前,全縣13個鄉鎮(街道)共劃分防控網格1001個,共有網格員1001名,進一步筑牢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嚴密防線,保障了復工復產期間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復工復產戰鼓鳴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當前,疫情已經有漸漸好轉的趨勢,一邊是咬緊牙關,繼續做好防疫工作;另一邊是把社會生產生活的“啟動鍵”將重新按下,逐步恢復原有的活力。這對於關嶺來說,不是無關輕重的選擇題,而是在攻克深度堡壘關鍵時期的必答題。

2月21日,筆者通過體溫檢測和身份登記后,走進貴州浩潤臻源公司的珍源食用菌基地,加工車間堆著各類木材,幾位工人正在將木材加工成木屑,用於制作食用菌菌棒的原材料。

“我們加緊原材料的對接和購買,從廣西百色購進大量原木,就近購買麩皮、石灰等材料,全力保障正常生產。”公司技術總監宋德寶告訴筆者,培育不同菌種,所需要的木材品種不同,為了保障公司兩種菌類同時培育,需要數十個工人同時加工木屑。

在菌棒生產廠房,筆者看到挖掘機將加工好的原材料按比例倒入碩大的攪拌機器,兩次攪拌后,材料進入流水線,裝袋、上架、高溫高壓滅菌、無菌室接種......每一流程都要求工人戴口罩,消毒,尤其是無菌室中正在為菌棒接種的工作人員,更是要求身著防護服工作。

“受疫情影響,外地工人未能及時返工,為了不影響出菇,公司隻好招聘本地工人解決用工問題。”公司總經理張昌國說,防疫是生產的前提,公司購買了消毒液、酒精、體溫測量儀、口罩等醫護用品,並按照政府要求進行有效管理,保障了員工的健康和基地的生產。

全面啟動生產線,加大生產力度。目前,貴州浩潤臻源公司實現了上百人到崗復工,已成功生產第一批200萬棒菌棒的喜人成績。

鼓聲響,步履急。貴州浩潤臻源公司復工復產僅是關嶺推動全縣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

自2月15日全省對疫情防控“關卡”有序取消,吹響暢通省內交通、加快復工復產的號角。關嶺自治縣在當日則向全縣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企業項目復產復工有關事宜的通知,並對企業的監管、返崗務工人員的隔離醫學觀察、復產復工的審批等必要程序做了明確要求。

在號令聲中,復工復產的機聲交替響起,關嶺自治縣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縣人大、政府、政協相關領導為副組長的復工復產領導小組,針對17個工業企業、40個重大項目進行包保服務,統籌全縣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工作,確保精准調度,有序推進。

同時,持續開展“雙重服務”工作,參與“雙重服務”縣級領導8人,服務企業項目30個,累計調研服務70人次,累計幫助解決問題26個。

截止年2月25日,全縣17家規模以上企業共有15家恢復生產,開工復產率達88.23%,企業用工量達432人次。

“別樣春耕”田間忙

枝頭嫩芽初綻的早春,關嶺自治縣鳴響了今年農業產業革命第一“槍”,壩區農業結構調整依然是“重頭戲”。

2月21日,筆者驅車來到斷橋鎮德新大理壩區,站在田坎遠眺,連片沃土之上,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四散的農戶鋤地翻土,在春泥裡洒下希望的種子。

“該壩區涵蓋德新、大理兩村,總面積約為3263畝,我公司根據兩村原先的產業發展特點和自身優勢,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德新區域今年主要發展棒豆、辣椒和茄果類,大理區域以皇竹草與蓮藕為主。”縣農投公司負責人翟振江介紹,全縣壩區建設由縣農投公司統籌負責,目前第一批開工建設的6個壩區已全面復工復產,根據每個壩區的區位優勢與氣候特點,科學合理的進行產業規劃,確保壩區產業化、標准化、特色化發展。

人勤春來早。作為開工較早的上關鎮宜所壩區,自2月2日復工復產以來,以疫情防控為前提,對壩區耕地起壟開展蔬菜種植,並加大生產力度,保障市場和學校的蔬菜供應。

“自全省拉響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后,我公司重生產,更重防疫。想方設法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體溫槍等醫療物資,並每天為務工群眾測量體溫、發放口罩、統一消毒,以小組為單位,劃片區開展生產作業﹔同時,為了不讓務工群眾兩頭跑,增加不必要的流動風險,我們提供三餐,上下班也由專車接送。” 翟振江告訴筆者,當前全省疫情防控調整為三級響應,但防疫力度還不能鬆懈,基本的防護流程他們繼續維持。

平台公司統籌,村支兩委協助。為了加快壩區建設,各壩區所在地的村支兩委也積極參與進來,土地流轉、務工協調……

“目前,已經組織群眾種植白菜150畝,下一步將在縣農投公司的統籌下,打算種植黃瓜、辣椒等農作物。”雖然壩區建設由縣農投公司負責,但宜所村村支書楊兵幾乎每天都會到田間地頭查看建設進行,參與春耕生產。他說,壩區建設好了,一年到頭生產不停歇,種、管、採、收都需要人,當地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收入穩定有保障。

要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千方百計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才能在從容應戰中牢牢掌握脫貧的主動權制勝權。

截至目前,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共落實低效作物調減計劃35245.2畝,完成高效作物種植面積9398.4畝﹔17個500畝以上壩區建設項目共流轉土地面積9559.9畝,已完成整地19366畝,種植水稻、蔬菜、牧草等農作物14380畝。

新的一年,關嶺自治縣在全面加強壩區建設的同時,還將繼續聚焦優勢產業、強化科技服務、完善延伸產業鏈條等,超常規推進農業產業革命,扎實抓好扶貧產業發展,讓貧困群眾在產業鏈中持續穩定脫貧,決勝同步小康。(郭修 伍水清 高智)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