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轉型呼喚新信息技術(創新談) IT科技不再是傳統的信息技術,而是提供智能化變革所需,融合了人工智能、5G、雲計算、物聯網等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當前,從智能制造到智慧交通、遠程診療、在線教育等,各行各業正經歷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這也對支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術(IT)基礎架構提出更高的要求,“新IT”逐漸成為行業共識——IT科技不再是傳統的信息技術,而是提供智能化變革所需,融合了人工智能、第五代通信技術(5G)、雲計算、物聯網等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推動課后服務高質量全覆蓋(人民時評) 推進課后服務全覆蓋的同時,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才能讓家長滿意、孩子開心 下午放學后,甘肅省蘭州實驗小學舞蹈教室內,一隻隻“小蝴蝶”開始排練﹔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西城門小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輪滑﹔陝西省寶雞市三迪小學的學生,進行著編程練習……從這學期起,許多地方開始全面落實課后服務全覆蓋,幫助家長解決子女課后看護后顧之憂。這一舉措,受到廣泛好評。…
增強職工基本醫保互助共濟保障功能(人民時評) 相關改革舉措,有利於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優化醫保結構,更好化解疾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風險,實現醫保互助共濟的功能,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醫療保障工作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切身利益聯系緊密,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我國新一輪醫改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惠及10多億人的基本醫保網,對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緩解看病貴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向全球的北斗大有可為(新知) 【現象】“牛羊跟著水草走,牧人跟著牛羊走”是傳統牧區生活的寫照。如今在不少牧區,牛羊的耳朵上裝上了定位耳標芯片,駱駝戴上了北斗衛星導航項圈,牧民用一部手機就能掌握牛羊群的實時距離和位置。…
從“指尖”改出作風新成效(人民時評) 解決形式主義問題,關鍵在於讓形式路徑、方式方法為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服務、為增進工作實效服務 記者近日在基層調研時發現,微信工作群數量壓縮之后,質量還有待提高。群成員較多、群信息龐雜、建群容易解散難……此類問題提醒我們,隻有量質並舉提升微信工作群辦事效率,才能更好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為誠信社會筑牢制度籬笆(人民時評) 就像電腦經常升級病毒庫才能有效預防無孔不入的病毒一樣,誠信制度“防火牆”也須與時俱進、不斷升級,才能杜絕被攻破的風險 嚴懲失信行為,是建設法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為打擊失信行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行難”問題,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律。…
中國發展的速度與溫度(人民論壇) 高速鐵路網不斷延伸,運營裡程向著4萬公裡邁進,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81對公益性“慢火車”多年不調價,經停一個個小站,每年運送沿線群眾1200萬人次。疾馳如風的動車組與慢悠悠的綠皮車,對照鮮明、耐人尋味,勾勒出一幅中國鐵路的生動圖景。…
讓大科學裝置更好發揮作用(創新談) 大科學裝置除了產出重大科技成果之外,還有很大的溢出效應,其建設與應用本身就是科技創新的過程,能從多方面推進創新,同時還是人才成長的搖籃 最近,國內一些大科學裝置相繼傳來好消息:西藏羊八井中日合作實驗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超高能宇宙線加速器在銀河系中存在的証據,距離解開宇宙線起源的世紀之謎又近了一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對全球開放,征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包含先導巡天及正式巡天前8年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數據集對國內天文學家和國際合作者發布,相關光譜數據將成為建設“數字銀河系”的重要基石。 功能強大的大科學裝置,已成為重大原創成果產出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重要條件。…
優化課堂教學的“空間感”(人民時評) 在開放空間、以靈活方式、用多元手段,巧妙地安排課堂空間、完成教學,盡量讓所有孩子在不同座位上都能有收獲、有進步 “擔心在后排影響學習”“擔心孩子受周邊同學影響”“擔心孩子距離老師太遠”……有媒體調查發現,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座位問題非常關心,怎麼排座、和誰同桌、師生距離等成為關注焦點。座位與學習成績是否高度相關,值得辨析。…
新冠疫苗接種是道必答題(人民時評) 我國正在按照“應接盡接、梯次推進、突出重點、保障安全”的原則,積極組織實施疫苗接種,穩步提高疫苗接種人群覆蓋率 我們必須把握窗口期,加快推進接種疫苗,這樣才能有效抵御疫情輸入的風險,在全球疫情防控中跑贏下半場 當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有序展開,接種總劑次數居全球第二。從3月下旬開始,我國啟動了新冠疫苗接種數據日報制度,這是我國疫苗接種史上首次啟動日報制度。…
不愛國愛港,怎能當香港公務員?(望海樓)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近日表示,約17萬名香港公務員已簽署聲明表示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此外尚有129名公務員不理會、拒絕簽署或拒絕交回聲明,特區政府將要求他們離開公務員隊伍。 公務員須效忠國家和政府,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概莫能外的通則。…
自立自強 活出精彩人生(民生觀) 自身奮發拼搏,社會關心幫助,更多殘疾人能繪出精彩的人生畫卷 最近,在同濟大學一場研究生復試的考場上,一名考生引來不少網友點贊。 這名考生叫彭超,幼時由於一場意外導致雙臂截肢。…
文創魅力,在個性更在底蘊(新語) 所謂爆款,絕不單純靠吸引眼球取勝,而是基於文化厚度與情感溫度的創新表達 春意盎然,正是出游好時節。到公園、博物館裡走一走,應時應景的文創產品紛紛“上新”:芝麻糕、綠豆糕等傳統糕餅變成櫻花的模樣﹔杏林春燕紋樣從粉彩花瓶走上絲巾,古韻巧飾﹔寓意平安的五福香囊,流傳著自古以來的節慶習俗…… 文化創意產品屢屢成為熱門,受到歡迎,折射出人們不斷提升的文化消費需求。…
美方最需要反思何謂人權(鐘聲) 美國那些所謂“人權教師爺”手捧的詞典裡,是否真的有“人權”二字,世人不得不打個問號 美國的人權觀到底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美國那些所謂“人權教師爺”嘴上說的是一套,實際做的是另一套。現在,他們對自己做的那一套已經如此習以為常,以至於連塊遮羞布都懶得圍上。…
促進形成義務教育良好生態(大家談)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事關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不久前,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對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進行系統性規定。…
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人民時評) 面向未來,太空探索仍將是科學探索的有力牽引,中國探索太空的腳步更為堅定 懷揣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個腳印開啟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新征程,我們將向著更深更遠的太空不斷出發 蒼涼而廣袤的火星逐漸進入視野,稀薄的大氣層和火星表面形貌清晰可見,探測器上太陽翼的輕微震動,提醒人們這個壯麗的太空視角來自造訪火星的地球航天器。不久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拍攝的火星影像公布,讓航天迷們扎扎實實過了把癮。…
繪好藍圖,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話說新農村) 鄉村建設,規劃先行。各地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要立足實際、保留特色,尊重農民意願,繪好藍圖,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泥濘村道變得筆直整潔,白牆黛瓦錯落有致,村口的老戲台修葺一新,傳來咿咿呀呀的村戲唱腔……走進浙江台州黃岩區沙灘村,別樣的鄉土風情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不少游人前來打卡。…
幫老年人遠離詐騙陷阱(人民時評) 每個人都會變老,讓老年人不僅老有所養而且安心舒心,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努力 日前,有媒體公布了多起老年人被騙案例,包括誘導老年人出售房產,設賭局掏空老年人錢袋子,送小禮物誘騙老年人購買“三無”保健品,等等。以案釋法,普及老年人防詐知識,有利於讓社會進一步重視起老年人反詐的課題。…
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改善向好(新視點) “盡管受到疫情沖擊,但隨著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落地,大部分地區經濟運行企穩,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改善向好的整體趨勢沒有改變。”日前,在首屆全國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論壇上,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發布了《2020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縣域醫共體建設優化配置醫療資源(人民時評) 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目的就是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國家衛健委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在567個縣推進縣域醫療共 同體建設,目前已建成縣域醫療共 同體4028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4%,“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基本實現。 縣域醫共體是指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用發展眼光看待“雙一流”成效(新語) “雙一流”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以發展的、動態的、辯証的眼光看待學校與學科的發展與成效,需費心探索 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5年多過去了,如何評價建設成效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賞花游可以賞出新花樣(微經濟) 特色旅游產品開發,不妨結合地方資源和文化優勢,努力發掘游客消費需求與旅游消費場景的契合點,拓展更多體驗形式 春意正濃,百花盛開,到了公園裡游人如織的日子。在武漢,喊上兩個朋友,趁著周末在城裡轉一轉,沒想到收獲了一些小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