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數字時代的文化生活)

張珊珊

2021年03月30日14: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最終讓我們記住的,不是流量的多少,而是流量背后的優秀作品以及美好的人和事物。承載著正向價值的流量,才值得被不斷涵養和傳播。流量向善,方能長流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熟知的一些傳統詞語被賦予新的意義。比如流量,原義是流體在單位時間內流經通道的量,比如車流量、水流量等。而與互聯網的結合,使“流量”一詞催生出新的含義,即網絡傳輸的數據量,包括網站獨立用戶數量、總用戶數量、頁面瀏覽數量、用戶平均停留時間等多個層級的統計指標。

伴隨互聯網蓬勃發展,互聯網平台、產品日趨多樣。流量不隻適用於網站,還泛指包括電商、短視頻、直播、微信公眾號等各類網絡平台、產品的人氣數據。在互聯網世界,每一個“節點”都有相應的流量數據,一位名人有多少熱度、一個話題有多少關注,皆可統計。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媒介與互聯網接軌,虛擬生活與現實生活的交織越來越緊密,“流量”的意義更為寬泛,被用來指稱各類線下線上事物、人物的熱度。於是,“流量”成為數字時代通用的量化評價指數。

數據向來是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碼洋之於出版物、收視率之於電視劇、票房之於電影,在互聯網時代,則是流量。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用戶需求。從流量數據中,我們可以分析用戶對什麼類型的內容感興趣,研判傳播的廣度和效果,了解當前文化流行趨勢,並據此調整產品與內容,使之與用戶需求更加匹配。

但需要明確的是,流量不是唯一的評價標准。其一,流量與價值並非“正相關”,一些低俗、“打擦邊球”的內容也可能獲得高流量,這樣獲得的流量自當棄之如敝屣。其二,流量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受眾等共同制造了流量。雖有互聯網傳播規律可循,但因為互聯網輿情瞬息萬變、多種因素紛繁復雜,流量或多或少地存在偶然性。流量反映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個側面,不能被用於評價事物的全部。

互聯網自有其評價機制,但藝術規律、道德准則、法律准繩等,並不會因流量多寡而隨之變化。對待流量的正確方式,是擠去泡沫,把真實的流量作為客觀評價標准之一,同時結合內容品質、價值含量、美譽度等更多元的衡量維度,全面評價事物。

流量隻有符合人類的理性常識和價值堅守,才會迸發出更為持久的生命力。互聯網平台上,熱搜不斷、網紅輩出,大量如飛絮般飄過的明星八卦、話題炒作隻能短暫地佔據人們的注意力,最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有底蘊、有積極作為的“流量”。我們最終記住的,不是流量的多少,而是流量背后的優秀作品以及美好的人和事物。

同時,流量中所蘊含的巨大效能,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在用價值規范流量的基礎之上,用流量創造更大價值。正能量代表著人們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與渴望。從這個角度來說,正能量和大流量天然契合,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有助於在互聯網時代凝聚共識,讓網絡空間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

互聯網時代提出了許多新的技術倫理問題,如何看待流量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政府監管、輿論監督、平台自律,擠去了不少流量泡沫,人們對流量的認知也越來越理性。流量是流動的、變化的,有其峰值,也有其生命周期。憑借品質和價值的支撐,流量才有長久的生命力﹔承載著正向價值的流量,才值得被不斷涵養和傳播。流量向善,方能長流。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30日 第 20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