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紅色文化進校園 厚植愛黨愛國情 時代變遷,紅色文化生生不息,紅色精神熠熠發光。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福泉市教育系統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學習紅色文化,感受紅色精神,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赫章縣舉行黨史學習教育清明祭奠烈士活動 4月1日,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時間節點,在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來之際,赫章縣在哲庄壩紅軍戰斗遺址紀念碑前舉行祭奠烈士活動,緬懷革命英烈。赫章縣委書記顏嶺在祭奠烈士活動中作講話。…
習水:“四根手指”傳承紅色基因 “爺爺在世時講述過很多紅軍故事,受眾超過上萬人,每次講述四渡赤水故事的時候,他總是卷起大拇指,自豪地伸出四根手指頭代指四渡赤水。” 何木林總是卷起大拇指,自豪地伸出四根手指頭代指四渡赤水。…
紅花崗區開展2021年離退休干部清明祭掃活動 山河無恙,英雄不朽。 3月31日,結合全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的要求,紅花崗區委組織部(老干部局)組織全區離退休老同志在紅軍山烈士陵園,舉行紅花崗區老干部“知史愛黨·緬懷先烈---我們的節日·清明”祭掃活動,全區各鎮(街道)、區直部門等離退休干部代表120余人參加了活動。…
貴陽:花溪大道鳳凰灣立交堵點疏通 “每次從人民大道南段下來以后,都會在鳳凰灣立交調頭的時候堵很久,現在這個堵點終於通了,回家方便多了。”4月1日,家住貴州省貴陽市太慈橋某小區的周先生在看到調頭輔道全面開通后說道。…
赤水:“金融及時雨”解渴 竹產業迎來“發展春天” 赤水的四季,放眼望去,滿山皆竹、滿眼皆綠。 徜徉在竹海間,望著冒起尖兒的小春筍,貴州赤水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艾吉星回想起經濟開發區這幾年的發展歷程,笑著說:“是貴州銀行的金融活水滋養了赤水的竹產業。…
貴州:努力建設高素質勞動者大軍 3月30日,在貴陽召開的貴州省總工會十四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指出:十四五期間,貴州省總工會將努力建設高素質勞動者大軍,為加快貴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技能人才培養機制 緊盯人才高地目標,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通過人才集聚推動產業集群、創新集成。…
多彩貴州藝術教育平台正式對外發布 人民網貴陽3月31日電 3月30日,多彩貴州藝術教育平台正式對外發布,平台將發揮多彩貴州品牌優勢聚合貴州省各地方院校、藝術機構力量,打造多彩貴州藝術教育平台。會上,宣布首屆少兒藝術節正式啟動。…
紫雲縣:“三筆財富”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2014年,紫雲自治縣共有貧困村9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7302戶117638人。建檔立卡6年以來,紫雲縣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推動盡銳出戰,2020年,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簽的同時,為基層黨組織留下政治、物質、精神“三筆財富”,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玉屏縣供銷聯社:拓寬銷售渠道 破解發展瓶頸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湖南懷化佳惠超市負責人,希望利用超市強大的市場優勢,幫助你們拓寬食用菌銷售渠道。”3月29日,玉屏縣供銷聯社理事會主任田永光帶領湖南懷化佳惠超市負責人到貴福菌業發展有限公司,實地了解該企業的食用菌生產經營、市場開發、用工以及銷售等情況,積極為企業暢通食用菌銷售渠道,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福泉市:搭建“四個平台” 打造人才匯聚新高地 近日,福泉市出台《福泉市關於簡政放權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若干措施》,通過搭建高效便捷的全職引才平台、創新自主的柔性引才平台、開放自由的人才交流平台和優質均等的服務保障平台,強化人才“引育留用”良性循環,放大人才“窪地效應”,扎實推進創新型專家人才隊伍建設,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 提高引才質效,搭建便捷高效的全職引才平台。…
黔東南水文: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 近年來,黔東南水文局立足水文監測全域化、過程自動化、管理一體化、決策科學化、應用智能化的發展方向,依托全自動水文纜道測流控制系統,採用“遙測為主、巡測為輔、應急補充”的測驗改革方案。 一是通過測驗設施前端設備升級改造,補強測站功能,通過運用高效、穩定的自動化測驗設備,實現水文要素自動採集﹔二是提升信息裝備水平,通過互聯網、4G、5G技術的應用,實現測站信息“高速公路”聯網,推動黔東南州水文現代化監測體系建設﹔三是聯合有技術的高校和企業,建設遠程遙測控制中心,實現水文要素信息接收、測驗設備管理、設備遠程遙測、遙控等功能的融合﹔四是打破以水文巡測中心建設管理的工作模式,根據全州水文站點分布情況重新布局,分為12個水文測區,通過招考聘用12名大學生,培訓水文業務技能后,每個測區一人,負責水文資料收集、儀器設備運行維護等工作﹔五是將測站人員上收到局機關,基本水文測站及水文巡測中心僅留1名職工駐守。…
貴安大道“七彩”道路美不勝收 3月29日,航拍貴安新區貴安大道,春日裡的貴安大道,道路兩側綠化帶裡的粉色晚櫻、紅葉石楠、紫色紫荊等各種花草爭艷……色彩猶如彩虹一般,美不勝收。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石照昌 攝。…
搶收蔬菜騰地春耕 連日來,位於烏當區新場鎮王壩村的蔬菜保供基地裡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乘著天氣晴好,忙著搶收芹菜、蒜苗等農作物,抓緊騰出田地,確保今年春耕備耕及時、有序進行。圖為3月28日,村民正在蔬菜大棚裡採摘芹菜。…
“看不見”的水廠產生“看得見”的效益 3月29日,走進位於雲岩區地下32米處的六廣門再生水廠,大氣明亮的廠區、自動高效的設備井然有序,經過多道先進工藝處理的再生水清澈明亮,以生態水源的方式不斷回補南明河。 “今年2月份,我們從幾百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中節能全系統4家安全生產7S標准化管理示范點之一,將打造安全生產和管理的示范標杆。…
春日鄉村熱鬧非凡 千畝油菜花競爭綻放 村民齊裝,展現傳統文化和鄉村旅游魅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恆新 通訊員 羅洪江 3月19日至21日,平壩區白雲鎮肖家村舉行首屆油菜花旅游節,向廣大群眾和游客展示屯堡文化、忠孝文化,調動廣大群眾參加村寨和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
水城區天門村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本報訊(記者 鄧運)近日,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公布2020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名單,水城區天門村名列其中。 天門村地處花戛鄉東南部,北盤江沿岸,村民以布依族為主,至今通用布依族語言,居住傳統吊腳樓,保留紡線、織布、刺繡、牛耕等傳統生產方式和酒令、嗩吶、祭祀等傳統民俗活動,是六盤水市布依族傳統文化保留最為完整的村落,2014年被納入國家傳統古村落保護名錄。…
六盤水市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塔吊高聳,機器轟鳴,車輛穿梭,140余名工人爭分奪秒,干勁十足……3月下旬,走進六盤水市農產品綜合物流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春節假期后,我們迅速組織施工人員返崗復工,截至目前,項目主體之一的第一、二號倉庫和三號交易區已全部完工,相關配套建設正有序進行,一期項目預計4月底建成並投入使用。…
貴安新區:“1+10+N”模式激活雙創動力源 本報訊(記者 朱迪)作為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貴安新區逐漸構建起1個雙創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10所高校、N個區域和雙創示范基地的“1+10+N”發展模式,以高校為依托,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創客中心,推動全區雙創生態高質量發展。 “從組建學生工作室到注冊成立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全部由學生組成,是在學校完善的雙創孵化體系下一路成長起來的,現在已能獨立完成各類動畫項目制作。…
在“強省會”中實現“強南明” 謀劃新藍圖,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 “省委著眼全省大局、把握發展大勢,旗幟鮮明提出‘強省會’五年行動,向貴陽市發出了推進高質量發展、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動員令,也為省會核心區的南明指明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
雲岩區開通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問題線索舉報渠道 本報訊(記者 董佳星)3月23日,記者從雲岩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打造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隊伍,雲岩區政法系統將全面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將堅持以學習教育為先導,把警示教育與自查自糾、發現問題與總結提升相結合,推動教育整頓走深走實。 雲岩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分為學習教育、查究整改、總結提升3個環節,工作持續至今年6月底結束。…
貴州桐梓:紅色經典唱響校園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 在桐梓縣各小學校園裡,師生在合唱團的帶領下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紅星歌》等紅色經典歌曲。他們揮動手中的小紅旗,以此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
黔東南州:聚焦產業鏈 狠抓工業產業招商 本報訊(記者 何濤)近日,黔東南州以廣東對口幫扶貴州為契機,主動對接,加強與佛山市的溝通聯系,精心策劃包裝項目,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在建材、電子信息制造業等方面開展精准招商。 圍繞產業基礎招商。…
匯川區“一區多園” 構筑新型工業化堡壘 本報訊(記者 張建)遵義市匯川區緊緊圍繞先進裝備制造、優質煙酒、生態特色食品、現代能源和新型建材等產業,打造“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構筑新型工業化堡壘。 筑巢引鳳,綠色食品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