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新區:“1+10+N”模式激活雙創動力源

2021年03月30日09:45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朱迪)作為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貴安新區逐漸構建起1個雙創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10所高校、N個區域和雙創示范基地的“1+10+N”發展模式,以高校為依托,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創客中心,推動全區雙創生態高質量發展。

“從組建學生工作室到注冊成立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全部由學生組成,是在學校完善的雙創孵化體系下一路成長起來的,現在已能獨立完成各類動畫項目制作。”3月18日,在貴州大學明德學院易享創客空間,貴州有點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鄧磊向記者分享團隊的成長故事。

在成為企業負責人之前,鄧磊是明德學院傳媒系的老師。之所以帶領學生團隊開啟創業項目探索,源自獨具明德雙創特色的“雙師型”師資體系驅動——

聚焦“雙創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明德學院要求每個系至少需牽頭成立一個工作室,專業老師不僅要授課還要擔任創業導師,帶領學生進行教學實訓與雙創項目打造。

借此契機,身為導師的鄧磊帶領明德學院傳媒系學子大膽創新、果敢創業,成立了以各類動畫項目制作為主業務的“有點方”工作室,並順利入駐學院易享創客空間。

“有點方”工作室通過易享創客空間全免房租水電、全方位創業指導等優質服務,順利孵化成企,開始面向市場承接MG動畫制作、Flash逐幀動畫等各類動畫項目制作。2020年,營業總收入60萬元。

為扶持各類師生創新創業團隊的成長,明德學院同步構建工作室雙創院隊、系隊、預備隊“三級”孵化體系,為“雙創”建設做好服務。目前,該學院各系均已成立孵化空間,共有各類初創工作室200余家。

推動“雙創”項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大學城各高校在“1+10+N”模式引領下,積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雙創孵化平台,為初創項目及企業發展提供條件,更多雙創活力“因子”在這裡迸發——

在貴州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量子筑夢創客空間”“BIM創客空間”“求是創客空間”“BD創客空間”等企業孵化載體林立,為200家處於孵化階段的小微企業提供包括政策指導、創業服務、成果轉化在內的一站式立體化服務。

在貴州財經大學“雙創”一條街,由該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業團隊創建的“印象台江”門店生意火爆。該團隊還拓展線上、線下渠道,助力台江扶貧農產品“黔貨出山”。

貴州醫科大學圍繞高校創客團體需求,搭建起博安眾創空間、青創園兩大孵化平台,探索科技成果轉化與“雙創”工作結合,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助推“雙創”發展。

……

創新氛圍濃、創業干勁足,依托高校平台及資源,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初創團隊迅速成長,並通過貴安新區機制更全、服務更優、資源更廣雙創園區及平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推動貴安新區雙創高質量發展的一股重要源動力。

截至目前,貴安新區共有各類創新創業平台72個,其中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1家、國家級孵化器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全區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

“下一步,我們將組建大學城高校創業就業聯盟,通過聯盟實現大學創業就業資源、信息、平台開放共享,推進大學城高校創業就業質量整體提升。”貴安新區經濟發展局(科技創新局)人才與創業服務科科長徐軍告訴記者,將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方式,提高雙創服務和資源融通的質量與效率,構建更專業的眾創空間及孵化器,優化服務,扎實推動雙創工作高質量發展。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