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威岩村:秋冬种忙 播下新希望

2020年12月10日11:2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今年以来,贵州省上下推进坝区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荔波县佳荣镇威岩村以“村社合一”为笔墨,以3个500亩以上坝区为画布,引进龙头企业,抓住秋冬种机遇,积极推广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取得可喜进展。

黑木耳种植基地。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秋冬种释放叠加效应

威岩大坝是紧邻佳荣集镇的500亩以上大坝,春夏季节种植水稻,秋冬季由于缺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为打破困局,激活坝区经济,威岩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引进贵州五象实业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亩500元租金流转222亩土地发展黑木耳种植。目前基地已经完成田土翻犁平整,灌溉水池修建,灌溉水管铺设,菌棒摆放。基地采取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原则,每人每天100元,工资日结,从用工至今一个多月时间内已用工1800余人次,群众直接增收18万元。威岩村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流转土地100亩,对接贵州云旭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莴笋种植。莴笋基地每天有36人务工,仅木耳、莴笋这两个基地每天就能实现近100人的就业。

为进一步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威岩村合作社给予自主发展莴笋种植的农户每亩80元的翻犁补助,群众在村合作社赊种苗及肥料,并由合作社对接公司保底销售来抵扣种苗及肥料费用。农户吴献春是威岩村自主发展莴笋种植第一人,了解政策后他当即将自家抛荒的8亩地进行翻犁,来合作社签完字立马兑现了翻犁补助640元,并拿到肥料和莴笋苗,他觉得自己发展产业的经济压力小了,又帮保底销售,十分放心也有信心。目前,威岩村群众自主种植莴笋已达到30亩。威岩村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坝区经济,实现了三方抱团发展,释放出叠加效应。

莴笋种植。

“接茬轮作+多样化” 坝区产业焕发新“钱”景

为实现一田多用、一田多收,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持续增收,威岩村积极推进稻田养鱼项目实施,在上级补助201户贫困户发展稻田养鱼650亩基础上,合作社自主购买1500斤鱼苗覆盖全村所有群众,实现稻田养鱼千亩以上规模。今年秋季,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在上级补助300斤油菜籽的基础上,合作社另自主采购油菜种200斤免费发给群众,推进油菜种植达989亩,如今的威岩村田间地头由曾经的“秋冬闲”变“秋冬忙”。

另一方面,威岩村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多样化。全村统计桑园面积约1000余亩,拉吾、平木两个500亩以上大坝更是种桑养蚕主产区。今年秋末,由农业技术部门下发桑蚕绿色增产增效项目化肥6200公斤、农药248瓶、漂白粉496公斤,覆盖拉吾、平木成片精桑园248亩,有效推进桑园的冬季管理工作,目前桑农已经完成桑树剪梢、整枝修拳、施冬肥等工作。引进贵州启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示范种植沃柑200余亩,带动群众就业300余人。平木坝区更是发展有核桃、枇杷、桃子、中药材白芷等经济作物。

种桑养蚕。

“固本强基” 坝区基础建设打下美丽“伏笔”

要把坝区打造成富民增收的样板田,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得上。近年来,威岩村积极对接各级部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完成新修排洪沟及灌溉水渠18条6530米,新修机耕道、产业路7条13.2公里。为进一步提高坝区排洪灌溉能力,在拉吾大坝申请到“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拉吾大坝土地综合治理。威岩大坝排洪清淤一直是难题,每年夏季水稻均会遭受洪水冲刷至减产,目前已申请到县农业农村局威岩大坝“排洪清淤”项目,项目资金200万元,将于近期实施。(文/图 甘明)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