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学君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事宜 |
“滴滴滴……”一阵短信声响起,吉学君点开手机一看,是第三季度奖金到账的消息。他在心里盘算,“这下可以为父母添置新衣,给孩子买点玩具,还能请同事吃顿饭,这个月手头就不紧张了......”
吉学君是观山湖区区聘派遣制人员,今年是他在观山湖区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在观山湖区劳动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监察科工作的他,主要负责投诉件处理、信访平台案件处理、应急处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事务,平常工作很忙,加班加点做事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由于是区聘派遣制人员,之前待遇一直不高。
“辛苦的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年以来不仅涨了工资,季度奖金也提升了,而且还新增了二次分配机制,这对我们区聘人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吉学君笑着说道,这些回报是单位对他多年工作的认可,让他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观山湖区作为贵阳市的新城区、中心区、窗口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门人员紧缺问题日益凸现,全区行政、事业总体编制数较周边区(市、县)有较大差距,纵然统筹使用区聘派遣制人员,并从2016年以来先后在全区教育、卫健系统、区融媒体中心创新推行“双轨制”人员招聘,协助和保障全区各部门工作正常开展,但由于区聘派遣制人员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发展步伐。
“为切实做好非在编人员的规范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观山湖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实际深入谋划,在今年1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派遣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及人员管理、名额核准、招聘操作、考察、待遇、考核、择优选聘进入‘双轨制’人员等系列办法,形成科学、规范、长效的派遣聘用制人员管理体系,为观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用人制度保障。”观山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龙宪洪介绍说,《实施意见》及系列办法下发后,围绕“严控数量、提升素质、动态管理、压实责任、提高待遇、激发活力”的总目标,运用“加减乘除”措施,持续深化改革——
“加”体现在制定逐年增长的区聘派遣制人员工资增长体系,提高季度目标奖励,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履行好用人主体职责,对区聘派遣制人员季度目标奖励进行二次分配,大大激发全区区聘派遣制人员的工作动力和活力。“减”是缩减区聘派遣制人员名额,经过各单位择优聘用、精简人员,将原来的区聘派遣制人数从4482人减到3850个名额内。“乘”是探索建立岗位管理用人机制,制定了“1+N”区级派遣人员管理系统制度,按照各区聘派遣制人员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情况,将其聘用到专业技术、辅助管理、后勤三类岗位中,并享受相应岗位季度目标奖励。“除”是制定区聘派遣制人员考核办法,畅通进出渠道,对区聘派遣制人员择优选聘至“双轨制”人员通道,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切实为区聘派遣制人员提供能上能下能提升的干事创业平台。
《实施意见》及系列办法对相关单位派遣聘用制人员岗位及待遇进行了细化明确,按照“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要求,制定符合单位特点的季度目标考核奖励二次分配办法,合理分配考核奖金,也让观山湖区众多像吉学君一样工作扎实、干事认真的区聘派遣制人员得到了认可与回报,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队伍整体素质和稳定性,营造了多劳多得的干事创业氛围。
“此外,全区63家机关事业单位制定了派遣聘用制人员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相应配套办法,确保进人、用人、考核、消化、分配等程序规范运行,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龙宪洪表示,目前改革工作成效初显,全区的人力资源结构得到了优化,不仅在数量上得到有效控制,队伍干事积极性也更高了。
“通过派遣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我区目前已形成全区干部职工‘编制内人员+双轨制人员+区聘派遣制人员’的组成体系,并将区‘双轨制’教师纳入区属学校公开招聘定向招聘范围,在改革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强对区各部门(单位)派遣聘用制人员管理的综合指导,畅通区聘到‘双轨制’人员的晋升渠道,推动改革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全力破解我区编制不足的困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龙宪洪说。(文/邰芯雨 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 |
吉学君通过手机处理工作 |
![]() |
区融媒体中心聘用制人员成为采编工作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