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黄梨撑起山里人的致富梦

2020年09月03日14:33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大方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查看黄梨长势。刘懿颉 摄
大方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查看黄梨长势。刘懿颉 摄

9月2日上午,笔者走进贵州省大方县瓢井镇坪塘村,种植能手李天贵在近300亩黄梨基地里采摘成熟的黄梨,8年磨一梨,他的黄梨迎来了大丰收。

“抬头看到远山坡,草林没有石头多,旮旯地里不长粮,本地姑娘嫁远郎,年龄大的在家守,儿子儿孙奔外走。”大方县瓢井镇坪塘村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尤其是龙窝寨组,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过去石漠化现象严重,山高水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人多地少,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

生活在龙窝寨的李天贵,没有文化,早年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因家上有老,下有小,2008年他返乡创业,决心利用务工积攒的2万元来发展产业。养猪没技术,种植刺梨无销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没有击垮过“知天命”的他,在大方农商银行组织的农业知识下乡“金融致富学校”上,他了解到黄梨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果肉甘甜,于是他作出种植黄梨的决定。

2012年初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天贵来到了大方农商银行贷了4万元贷款用于引进果苗试种,从此开启了他的种梨致富之路。通过开山平地、挖坑、栽种、浇水、除草、施肥、剪枝、疏果8道工序,实施精细化管理,邀请农技人员作技术指导,他的黄梨长势良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黄梨就获得了丰收。

李天贵不仅靠种植黄梨发家致富,还为当地11户贫困农户提供了务工就业的岗位。正在果园里务工的李鑫说:“现在是黄梨采收用工最多的时候,我长期在他果园里打零工,一年有2万多的收入,女儿现在读大学,基本解决了孩子的学费,家门口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8年以来,李天贵的贷款累计达到了60万余元,种植规模从试种的20余亩到280余亩,产量可达15万斤,产值30万余元。种植黄梨成了山里人的“摇钱树”,成了石漠化治理的典型,让瓢井镇坪塘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改变,绿了青山、美了环境,也富了农民。(刘懿颉 林海)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