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汉子曾居顺:三十三年不离弃,倾情待亲谱赞歌

2020年06月29日16:2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曾居顺在熬药。李蕾 摄
曾居顺在熬药。李蕾 摄

题记: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曾居顺不抛弃、不放弃,用真心待人,用真情感人。33年他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丈夫”二字的内涵;33年他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父爱”的赞歌。这个65岁的男人,用责任与使命铸造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坚持与执着书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居家和顺,是人们乐享的一种温情的幸福。可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幸福,对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山背后组村民曾居顺来说,却是一种奢望。妻子儿子皆为先天性智障者,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皆靠曾居顺服侍。65岁,对很多人来说,正是安度晚年的时候。可对曾居顺来说,他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33年来,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用坚强挺直了脊梁,用执著与坚守,精心照料妻儿,把那份夫妻情义和伟大父爱,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离不弃 尽夫之责

步入曾居顺家中,在暗红灯光的映射下,透过氤氲的雾气,曾居顺正一匙一匙地给妻子喂药。听到笔者问候声,曾居顺回过头,印入笔者眼前的他,满脸倦容,憔悴不堪,长期的身心劳作,65岁的曾居顺看上去略显佝偻。“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服侍妻子,还要抽出时间种庄稼,做环卫工作,腰杆不弯才怪!”曾居顺苦笑道。

1987年,经人介绍,曾居顺与现在的妻子组建家庭,妻子是个傻子,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常常大小便失禁,每天胡言乱语……娘家人嫌她丢人,从不上门来往。曾居顺丝毫没嫌弃妻子,相反,把妻子当作一个宝来珍惜。耐心教妻与人沟通,妻子听不进去,他就每天抽空一遍又一遍地教。只要妻子身上一脏,他就给她洗澡换衣服。不厌其烦地教妻子吃饭、穿衣服,到处寻找偏方为妻治疗脑病……

雪上加霜 子患母疾

1989年3月11日,是曾居顺最幸福的一天,他的儿子出世了,儿子的降临,让这个虽然有些清贫的小家沐浴在幸福中。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曾居顺发现儿子有点不对,经常爱傻笑,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曾居顺把儿子带到医院检查,经查诊,确诊为智力障碍。那段时间,曾居顺感觉天塌下来了,本来寄望儿子长大成人后,能与他共同承载家庭的重担,现却为他多增加了一个负担。

最伤脑筋的,儿子喜欢四处游荡,但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多少次,曾居顺清扫卫生或者忙完农活回来,发现儿子不见了,好不容易才找到,过不了几天,又不见他踪影了。为了防范上类事情发生,曾居顺出门干活时,都把儿子带在身边。

尽心竭力 侍妻爱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孩子两岁时,曾居顺因长期到深山丛林为妻子寻找缓解脑力智障症状的中草药,触摸到毒草毒虫,患上毒性皮疹导致脚浮肿,走路十分不便。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打垮曾居顺,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曾居顺还租了3亩土地,拖着蹒跚的步伐,栽种玉米、马铃薯,竭尽所能,为妻子和儿子撑起一个家。

曾居顺的早晨比别人来的更早一些,每天清晨6点,他便准时起床,为妻子和儿子做好早饭并照管她们吃好后,便开始工作——清扫道路。这份每月只有800元补贴的工作,是异地扶贫搬迁之后,当地给他安排的公益性岗位。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该乡还把曾居顺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予以帮扶,每月可享受885元的低保收入。

在政策惠顾及曾居顺的奋斗下,日子逐渐好了起来。曾居顺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妻儿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怕这是一种奢望,他也去努力尝试。积极向老中医学习偏方,不厌其烦地用中药治疗妻子与儿子,虽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曾居顺却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用孱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家。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个家的3个人,不但一个都不能少,而且都要活得好。

当问到智障妻儿是否成为他的拖累时,曾居顺毫不犹豫地说:“这有什么拖累呢?不管怎么样,我不可能不管她们,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她母子俩吃得好、过得好,照顾他们一辈子我也不后悔。”那发自肺腑的言语,正是他长达33年的爱与责任。(李蕾)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