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以法为器 护湄江河水清岸绿

李宇

2020年06月24日08:0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湄江河畔水清岸翠。杨良强 摄

沿贵州省湄潭县湄江河岸边漫步,河水清清流淌,两岸垂柳青青,仿若世外桃源。“水清、岸绿、鱼轻舞。”这是对湄江河的真实写照。

“得益于良好的治理,湄江河水质整体都在III类以上了。”湄潭县河长制工作执法队队长原负责人盛朝梁说。

但过去,湄江河因过度的捕捞和垃圾污染,河道生态被严重破坏。2012年以前的湄江河岸,到处都是钓鱼棚,毒鱼、电鱼等违法事件频频发生,野生动物遭受捕杀,河道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到了非治不可的关头,在此基础上,河长制工作执法队应运而生。

湄江河重回水清鱼肥的景象,清晨就有垂钓者在河边垂钓。杨良强 摄

2012年,湄潭的河道管理处于几管几不管(林业、环保、渔政、农牧、公安)的现状,没有具体的牵头部门,要想治理,先要设法破除部门壁垒。为此,湄潭县决定从当时管理河道的各个部门抽人成立了湄潭县河道生态管理综合执法队(2017年改为湄潭县河长制工作执法队),负责全县境内157条河流的治理和违法打击。

执法队的成立是湄潭一个全新的尝试,借助了公安、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开展工作,也有人并不看好,质疑之声始终存在:这么多年湄江河遗留下的问题,仅靠一支东拼西凑20人的队伍就能治理了吗?

“工作只有越做越好的,河道有了专业的执法队伍,非法捕鱼等违法行为才能得到快速有力打击。”质疑之下,盛朝良没有反驳,只有一个信念:治好湄江河才是对质疑最好的回应。

如今湄潭境内所有河流水质均达到III类以上,水质清澈。杨良强 摄

根据湄江河现状,执法队决定一边打捞河道垃圾,一边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整治河道“四乱”和各类非法捕捞。有一年涨洪,洪水将100余吨垃圾冲上岸边,其中还夹杂着很多动物尸体,洪水退去后,执法队全员出动,强忍着尸体发出的气味,坚持完成打捞任务。这一次打捞让执法队得到了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也帮助队伍清理了湄江河沉底多年的垃圾。

湄江河电鱼、毒鱼等违法犯罪猖獗,执法队成立之际,目的就是建立一支打击各种河道违法行为的专业化队伍,针对犯罪团伙常在深夜作案的特性,队员们也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功夫,经常半夜出动,穿梭在丛林和悬崖峭壁上,只为能将犯罪团伙人赃并获。

2019年,为了成功将瓮安县夜潜到湄潭县南部四镇流串作案的7人毒鱼毒虾团伙一网打尽,现任执法队队长贺洪强带领队员穿过荆棘丛生的树林,队员李杰在爬山追逃过程中,双手被荆棘刺伤,鲜血淋漓,为了不打草惊蛇,仍旧忍痛蹲守在河岸边。最终历经三个半月的追踪、蹲守、暗访、取证,执法队于2019年5月12日深夜将7名团伙成员人赃并获。

为保护河岸生态,执法队在河岸边设置了“砍竹掰笋重罚”的标志牌。李宇 摄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5月,执法队共查处河道生态案件1327件,这一桩桩案件,都是执法队的队员们翻山跨水,昼夜坚守的成绩。贺洪强这样戏言:“有人说我们是生态保护者,但我们更像‘铁脚板’。”

“打击河道违法行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贺洪强表示,由于湄江河的生态良好,近年来一些周边地区群众铤而走险,半夜潜入湄江河非法捕捞,执法队加强24小时值班,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2018年,为持续加大对河道污染和破坏打击力度,湄潭县大胆探索试验实施生态修复,由检察院、法院、公安、环保、农牧、河长办六家部门联合出台《破坏水资源及生存环境案件处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湄江河整治的“法律武器”。

鱼类是净化水体生态的重要成员,为了使湄江河里鱼类快速恢复,2014年至今,执法队累计在全县各镇(街道办)放流鱼苗92次,共计放流中华倒刺鲃、鲤鱼、草鱼、鲢鱼(白鲢)、鳙鱼(花鲢)、岩原鲤等品种鱼苗共计1000余万尾;扎放大型鱼类产卵巢463个。

湄江河岸杨柳青翠。杨良强 摄

“垃圾变少了,鱼儿变多了,生态越来越好。”执法队8年如一日的付出,为湄江河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湄江河已经重现鱼肥水美景象。去年,湄江河岸发现了已经消失了30年的视界红色濒危食鱼鸟——蓝翡翠,这一发现让每个执法队队员高兴不已。

8年来,湄潭县河长制工作执法队日夜坚守在岗位,狠狠地打击了一系列涉河涉水违法犯罪活动,有力地震慑了破坏生态和渔业的不法行为。通过日夜的磨励,如今,这一把“尖刀”越发锋利了。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