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一座城市的钢铁记忆,记录贵钢60年发展历程的专著《熔炉》发布!

2020年06月12日16:0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熔炉—— 一座城市的钢铁记忆》
《熔炉—— 一座城市的钢铁记忆》

贵钢有火热的熔炉,在钢水奔流和钢花飞溅中筑起钢铁的丰碑!改革发展的进程亦是熔炉,熔铸出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每一页都是一段时代记忆,每一章节都有多个贵钢故事。6月11日,《熔炉—— 一座城市的钢铁记忆》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亨特购物广场千翻与作书店隆重举行,《熔炉》新书正式首发面世。

发布会现场,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首钢贵钢房地产公司、省市作家协会、南明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著名作家林吟,评论家谢廷秋、马筑生、卢慧彬出席了本次活动,以及贵钢老职工刘刚、李持平、郑传豪,南明区教育局、区图书馆、区档案馆、区文联、油榨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也莅临现场。嘉宾们汇聚一堂,在书本里,在研讨中,寻觅贵钢岁月往事和钢铁传奇,以及贵钢60年来的发展之路对于贵州、贵阳、南明的改变,共同见证60年来贵州的钢铁工业从百废待兴走向兴旺发达。

据介绍,《熔炉—— 一座城市的钢铁记忆》这本书记录了贵阳钢铁厂60年来的发展变迁,从现实的枝枝节节中展现出共和国70年来风雨兼程的改革发展步伐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也是南明区委宣传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钢建厂100周年、贵钢加盟首钢10周年的这个特殊日子里,隆重推出的一部献礼之作。

“差不多历经半年的时间,得到了好多人的帮助和支持,穿越60余年的时空,进入贵钢这个特定的社会,行走于贵钢有形和无形的版图中,进行多维度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搜寻,最终才编织出这部作品来。感谢给予我帮助的人,是你们让今天的光照进了我年少时的梦想。”《熔炉》作者贵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奚婧说道。在创作过程中,奚婧通过融入自己的格局与情怀,用她淡雅而动情的笔调,讲述了贵钢奋斗、辉煌、阵痛、新生的跌宕历程,展示了贵钢人自豪、坚强的形象,写出了贵钢的前世和今生,凸显了贵钢人的精神共性,使读者沉浸在贵钢和贵钢人起伏的命运中不能自拔。

贵阳钢铁厂,是贵阳的一个传奇,是贵州万众瞩目的钢铁帝国,是多少人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1958年,在那个汗水与钢花一同飞溅、激情和炉火一起沸腾的年代,贵钢建厂才五个月,就生产出贵州第一根直径24毫米的圆钢;十多天后,一号直筒型转炉出钢,向建国9周年献礼。贵钢生产出的第一根钢材,结束了贵州不产钢铁的历史,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到为绿水青山让路的历程,几度艰辛曲折,也曾几度辉煌。这一发展之路的历史意义构成了中国工业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老厂区土地上正在修建的大型综合体——首钢·贵州之光,集繁华宜居和钢铁记忆为一体,将为南明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也为这座曾经的钢铁之城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领导专家聚一堂,庆贺新书共分享。继往开来向前进,钢铁记忆在贵阳。”贵钢退休职工郑传豪即兴作诗一首,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完美总结。贵钢的钢铁记忆,也是贵州现代工业的发展记忆,贵钢所经历的逆境和辉煌也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逆境和辉煌,这也是南明区乃至贵州省波澜壮阔、风雨跌宕发展历程的见证。(文/图 石传珏 刘睿)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