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惩戒为“医闹”釜底抽薪

2020年06月05日10:06  来源:广州日报
 

在天津,“医闹”即将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了。日前,天津制定《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把6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列入治理范围,并拟将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人员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实施15项针对性的联合惩戒措施。

治理“医闹”一直是社会热点。统计显示,近年涉“医闹”案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案件曝光率有所增加。201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医闹”入刑,强化了刑事制裁的手段。今年6月1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施行,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而联合惩戒则为刑事制裁手段提供了一种系统的配套和补充,促使不同层次、相互联动的各种制度形成“合围之势”。

清除“医闹”要从其成因入手,形成多元化治理。所谓联合惩戒,便是指借助社会信用体系,跨部门联合执法,让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医闹”人员一旦被列为失信行为人,会被限制担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限制被招录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要撤销相关荣誉,取消参加评先评优的资格,等等。这一系列措施借助了经济的、管理的方法,从失信者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别施以惩戒和管控。

实际上,“医闹”顽疾,与背后的“职业医闹”密不可分。“职业医闹”往往充当了指导参谋或马前卒的角色。2018年,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划定了6类涉医违法犯罪。天津版的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全链条”遏制“医闹”。当下,“职业医闹”不除,医患关系便难以回归正轨。联合惩戒对“职业医闹”实施精准“点穴”,可以看作是对近年来这类人员频频插手医患纠纷所做出的一种现实应对。

一段时间以来,“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观念根深蒂固、颇为流行。这种观念实则构成了“医闹”存续的土壤。患者和家属作如是观,“职业医闹”便会瞅准“商机”,从中鼓动滋事。如此一来,“医闹”更难以根除。而联合惩戒的“组合拳”,从调整行为习惯入手,能影响至人们的思想意识层面。这会为从根本上遏制“医闹”、重塑医患关系,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全社会对“医闹”坚决“零容忍”,清净与和谐便会常驻诊室和病房。(杨博)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