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田村的农家乐。
平寨村寨门。
游客在车田村游玩。
车田村民居。
家乡美不美,村民最清楚。“水清、树绿、天蓝,这里多美啊!”说起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在贵安新区总能听到这样的回答。
近年来,贵安新区狠下功夫建设美丽乡村,重点围绕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小康六项行动计划”要求,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加强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建设,挖掘民间特色,实施景观提升和文化打造,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和投入,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贵安新区共投入建设资金41690.17万元,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组组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组组通公路建设112条、132公里,完成改厨3076户、改厕2715户、改圈1874户,完成污水管网建设365.87公里,建设和修缮污水处理厂5座。
此外,贵安新区还利用各村寨的独特魅力,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保护,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A 改善人居环境乡村焕然一新
改善人居环境乡村焕然一新
5月初,记者走进党武镇龙山村,第一印象是干净、和谐,老人们在绿荫下纳凉,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玩耍,妇女们在荷花池边说说笑笑。
“以前大家没有环保意识,各种垃圾丢得到处都是。一到夏天,到处是难闻的味道,熏得人受不了。后来有了集中清运、垃圾分类处理,村里的卫生好多了,特别干净。”说起村里的人居环境变化,村民吴洪玉感慨不已。
龙山村的变化,得益于贵安新区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和投入。这几年,贵安新区购买社会化服务,严格实施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治理工作。其中,在垃圾清运设备投入方面,贵安新区仅在党武镇就累计投入小勾臂垃圾车10辆、地埋垃圾车1辆、3吨垃圾压缩车1辆、16吨垃圾压缩车2辆、地埋式垃圾桶6个、垃圾箱146个、垃圾桶137个。
同时,贵安新区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通过宣传员动员、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娱乐活动及大扫除等贴近农民、适合农村的方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 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让农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截至2020年,贵安新区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7146吨,清理村内水塘41口,清理村内沟渠179.53公里,清理村内淤泥约104.6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约1020.8吨。
B 保护绿水青山 实现村美民富
保护绿水青山 实现村美民富
优美的环境,为乡村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作为贵安新区美丽乡村的一张名片,位于湖潮乡的车田村远近闻名。走进车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葱郁茂密的植被和蜿蜒流淌的河水。漫步在干净平整的柏油路上,只见一栋栋青石板堆砌而成的房子,顺着道路两边排开。房前屋后,一朵朵鲜花缀满枝头,吸引着蜜蜂、蝴蝶追逐嬉戏。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车田村村委会主任张忠平说,以前的车田村,到处脏乱差,更谈不上文化建设。近年来,村里依托贵安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自身的自然风光及人文特点,以民居改造为基础,以车田河、三岔河滨水文化游憩带串联全境,构建起综合服务、绿色乡居、山地风情、诗画田园四个板块的车田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格局,并先后投入资金2.7亿元,实施了环湖步道建设、道路扩宽、河道改造等项目,打造出了全新的车田景区。
此外,车田村采取“村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方式,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带动村民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夯实“绿色、协调、共享、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乡村群众基础。
“这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村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开起了农家乐。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要接待200多名游客。”张忠平说。
环境美了,村民富了。近年来,贵安新区着力推进田园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既保持乡村肌理、田园风貌、原汁原味,又合理嫁接现代功能设施,以“一路一景,一村一特,一山一品、一水一韵”为主线,完善提升规划设计、提高建设标准、突出发展内涵,探索乡村资源的资本化运作、村庄的品牌化经营新路,发展“美丽经济”, 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百姓富、生活美的制胜法宝。
C 制定村规民约 树立村寨形象
制定村规民约 树立村寨形象
美丽一词于人而言,除了拥有好看的外表,更为重要的是灵魂的美,建设美丽乡村亦是如此。
马场镇平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卫敏说:“文化底蕴和美丽乡村建设固然吸引人,但却不能忘记淳朴的民风同样能提升乡村内涵。”
据介绍,为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安定团结和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平寨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全面发力,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将乡村文明纳入村规民约。
保护耕地、严禁荒废;实行诚信计生、促进人口发展;一人入伍、全家光荣……这些都成为村规民约的一部分。
张卫敏说,除了村规民约,平寨村还将乡风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精神理念带进校园,以从小培养和“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坚决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树立良好的村寨形象,带动全村开展文明建设。
平寨村的情况在贵安新区不是个例。目前,党武镇松柏村、高峰镇毛昌村等地也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同意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村规民约。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俊鹏/文 郑宇潇 石照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