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团山:强化“三阵地”建设,谱写“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后半篇文章”

2020年05月22日15:2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以来,松桃自治县蓼皋街道团山社区安置点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搭“五桥”建“五家”扎实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全力搭建农民变市民、贫穷走向致富的追梦桥梁,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加快实现搬迁点群众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强化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搭建市民意识培养“融合桥”

“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前半篇文章”离不开文化之功,“后半篇文章”同样需要文化助力。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以生产生活发生巨变为主要内容,教育和引导群众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通过感恩激发奋进,树立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思想。二是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利用节庆开展贴近生活的各种文体活动。团山社区通过“三八”妇女节妇女志愿服务疫情卡点、“五一”劳动节开展社区卫生扫除、“五四”青年节青年突击队进社区进行法制宣传、最美五月天·感恩母亲节等文体活动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三是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在安置点保留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乡愁馆”展示搬迁群众的农具、习俗等,创建“锦绣坊”传承苗家特色刺绣文化,支持搬迁群众传承本民族手艺,让这些涓涓细流的民族文化,浸润世道人心,激发丰富的开发契机。四是创办“新市民·追梦桥”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团山社区安置点为进一步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以增进文化服务的形式,引领搬迁群众培养市民意识,促进快速融入城市,创建文明之家,所创办的“新市民·追梦桥”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邀请西部计划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以及技能专家等授课,课堂采取“固定+流动”、“苗语+汉语”授课模式,重点围绕政策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讲解、家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按期开展培训课程。五是建全建强搬迁点文化阵地。全力提升团山社区搬迁点居民文化,依托工青妇建立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四点半”课堂、青年之家、“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等文化阵地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使团山社区居民形成“新的居家理念、新的行为方式、新的就业渠道、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助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后半篇文章。

强化生活服务阵地建设,搭建群众排忧解难“连心桥”

团山社区强化生活服务阵地建设,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办理证明、询问政策,购买生活物资和日常休闲有去处,为搬迁群众生活上排忧解难。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服务阵地。团山社区安置点成立了社区委员会,设立了综合服务办公室、“三地”服务中心、“三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两办四中心”,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五分钟到位、十分抓落实、百分百满意”的团山模式。二是同步建设工青妇服务阵地,开展困难帮扶行动。严格按照“六个同步”“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建设要求,同步推进共青团、妇联、工会、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设。做好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的转移接续,做到应保尽保,持续实施搬迁群众一次性临时救助政策,整合工青妇资源,开展各种节日慰问活动,对安置点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做到应帮尽帮,及时解决群众生活难题。三是建立完善生活休闲服务阵地。按照“建会、建制、建站、建家”一体化的工作要求,在团山社区安置地建设了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追梦书屋”、“亲子书屋”、工人讲习所、工会爱心超市等服务阵地。四是建立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已动员13名党员和74名群众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支12人青年突击队,成立15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社区服务、“希望工程陪行动”、“大手拉小手活动”、政策法律法规宣讲、捐资助学、帮扶就困慰问活动。五是开展助学圆梦行动。借助“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映山红助学”等捐资助学活动,帮助62名搬迁移民学习圆了大学梦,为家庭生活困难,身患残疾的445户家庭送上5万余元的慰问物资。

强化就业服务阵地建设,搭建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

团山社区以“能致富”为目标,聚焦搬迁群众创业就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引导扶持创业、培育发展产业,积极采取推荐就业一批、支持创业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一批、产业就业一批、自主择业一批工作措施,促进搬迁群众创业增收,致力于搬迁群众“搬得出、能就业、稳脱贫”。一是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明确专职人员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建立安置点就业服务微信群,随时和搬迁群众交流,掌握他们的就业需求、培训需求,针对性推荐岗位、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促进搬迁群众就业。二是成立厨师、三女、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等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团山社区主要围绕“产业扶贫、技能脱贫、就业增收”三个举措,以产业扶贫、技能脱贫、就业增收为宗旨,以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的。至今为止,团山社区开展了“三女”、挖掘机、育婴员、汽车修理、厨师、电工等技术培训。三是按照“强妇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以“三女培育”工程为切入点,重点围绕搬迁妇女就业,不断深化“巾帼脱贫行动”、“姐妹们手拉手,脱贫路上快步走”等主题活动,在团山社区创建了工、青、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成立了新家人家政公司,加盟“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建立生产手工艺品的“楼下锦绣坊”3个。四是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引进“小商品加工”、小卖部、生活超市、餐馆等生活服务企业进驻安置地,建立居家式就业模式的同时,也便捷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五是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护河护路等公益性岗位,优先落实困难搬迁群众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帮助搬迁群众解决了“住得下”的后顾之忧。

松桃蓼皋团山社区安置点通过强化“三阵地”建设,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加快推进搬迁群众实现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的转变,让搬迁安置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唐冰)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