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小车间”撬动“大扶贫”

2020年05月20日15:2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共搬迁5.7万户24.7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41万人。为了让移民搬出来后“稳得住”“能致富”,黔南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移民就业难题,引资、引智创建“扶贫车间”,搭建就业扶贫平台,通过就业培训,让脱离土地依附的搬迁群众掌握生产技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化,为走出大山的群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致富大门。

在长顺县广顺镇南福新苑社区,一幢幢居民楼整齐规划,灌木鲜花零星点缀,小区环境整洁优美。2018年底,韦小莫一家4口从麻山腹地敦操乡搬迁到了这里。

“我们以前的房子很小,一家人就只有一间房子,吃饭一间房子,住也是很小的。现在方便多了,基本上一个人都有一个房间,厕所、厨房都是很宽的。现在在这里真的是很满意。” 长顺县广顺镇南福新苑社区搬迁户韦小莫说。

广顺移民社区由夜郎古屯、南福新苑、金竹花园三个社区组成,安置了2351户9910人,是长顺县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点。

长顺县广顺移民社区脱贫攻坚队常务副队长郭付能说:“我们的搬迁群众都是来自最边远的一些贫困的地区,其中贫困人口占了83%。他们搬到这里来,我们所有的工作的重心,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只有解决就业,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搬得来、住得下,并且能致富。”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广顺移民社区组织大家外出务工、开展创业培训等。同时,积极引进扶贫车间,让那些因为要照顾老人、小孩而不能全天候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扶贫车间”的创建,就是一个为移民群众量身订制的就业平台。去年,在广州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下,还对扶贫车间给予了5万块的补贴,今年计划给予扶贫车间近100万元的补贴,均全部用于车间务工贫困户的补贴使用。

长顺县广顺镇南福新苑社区搬迁户韦小莫告诉笔者,前几年,他和爱人一直带着两个孩子在广东打工,由于爱人要照顾孩子,他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每个月挣的钱只够孩子的学费和日常开销,日子过得很吃力。听说老家分了新房,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夫妻俩毅然决定返乡。现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韦小莫和爱人在家门口的金竹花园社区扶贫车间里上班,生活越过越好。

“房子放心的住,基本收入有了保障,现在的生活我们一家人很满意。”长顺县广顺镇南福新苑社区搬迁户韦小莫高兴地说道。

韦小莫夫妻俩所在的扶贫车间,就在社区楼下,由黔南州海枫科技有限公司创办。这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从事全自动雨伞生产。生产的雨伞将出口的东南亚、欧洲等地,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司从外贸转为了线上销售。

“在拼多多、唯品会、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销售。今年我们增大了这方面的投入,相对来讲,对公司出口这块份额占比会减少,那内销这块它占比会比较多,目前的销售量是每天15000支。”黔南州海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明全向记者介绍道。

2018年进驻广顺镇后,黔南州海枫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夜郎古屯、金竹花园社区开办扶贫车间,为三个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共解决当地300多人就业问题,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最高可达4000多元。

像这样的就业扶贫车间,在黔南各大移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让移民群众搭上了就业扶贫的幸福快车。目前,全州共在移民社区创办扶贫车间113个,享受广州资金扶持的31个,当地能人返乡创业创办30个,招商引资企业43个。用工规模14400多人,其中,3500多名移民在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

黔南按照长能致富、短能脱贫,长短结合的原则,创新就业扶贫车间创办模式,通过广州对口帮扶资金援建、人社就业扶贫资金扶持、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建厂、招引实力企业进驻等多形式、多渠道创建扶贫车间,既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又让搬迁移民就业、顾家“两不误”,收到了“小车间撬动大扶贫”的效果。这些扶贫车间涉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产品装配、手工艺品编制、服装制造、经济作物种植、日用品生产等产业,品类丰富齐全,把对移民群众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让搬迁移民稳稳地捧上了就业饭碗。(郑妮 张恒嘉 蒯槐洋 罗青青 杨世友)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