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拉一把,自己走一段”

贵州黔西:独臂老汉脱贫记

2020年05月19日14:1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黔西5月19日电(龙章榆、涂敏、阳茜)长辈给余生华取名时,寄希望他人生华丽美满。但命运似乎并不如他们所愿。

今年55岁的余生华出生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毕架村。20多岁时,余生华遭遇意外,左手受伤,被迫截肢。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当时想不过去,一门心思想着:“跳河死了算了”。

亲朋好友劝说、自己冥思苦想,余生华终于想通:一只手也要活着!

余生华在喂养自家黄牛。涂敏 摄

去医院,养好伤,积蓄花光,余生华毅然外出打工。搞保安、做门卫,在当时,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让他倍感珍惜。哪料到,没到一年,生病落下肺结核,身体痛苦难忍,只能回到老家。

在家治病痊愈,再次一无所有,他决定放手一搏,就在老家发展:找遍亲朋好友,借到两万块钱,买来鸭苗搞养殖。可是,当年正好遇到禽流感,一千多只鸭全损失,几万元打了“水漂”,他背上外债,彻底戴上了“贫困帽”。

接二连三地打击,余生华低下头:“自己这辈子还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余生华和他新买的小车。涂敏 摄

受制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而毕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毕节的扶贫开发,近几年对贫困人群的识别逐步精准,扶持力度不断增大。

作为精准识别贫困户,余生华成为当地重点帮扶对象。近几年,扶贫干部带着政策接连上门:危房改造、医疗保险、产业帮扶……

余生华还是村里的护林员,通过护林工作,每月有800块收入。 涂敏 摄

最让他兴奋的是“搞产业”。但兴致勃勃,一大堆顾虑也还在心底:养殖新修圈舍启动资金不够能搞吗?有政府贴息的特惠贷;家底太薄,风险太大咋办?政府提供产业扶贫资金,一头生猪补贴400、一头牛补贴5000……

“政策一条一条,都为咱穷人想”余生华解了后顾之忧。2016年,他购入2头能繁母牛,加一百多只鸭子试水。2017年,他加修圈舍,扩大养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养7头生猪。到这时,他算了笔年底账:收入3.15万元,已到达脱贫标准。

余生华家的猪圈,里面养着4头母猪、2头商品猪。涂敏 摄

摘帽了,接下的路咋走?“不能等靠要!”2018年,余生华继续扩大养殖范围,饲养生猪20余头。2019年,继续养殖生猪30余头。去年,生猪市场行情走俏,他说,加上护林员工资和其他养殖项目,一年到手了10来万。

路越走越顺,一直以来从不敢跟外人提起的两个愿望已悄然实现:去年年底,熟人给余生华介绍了个对象,两人看对了眼,50多岁的他成家了;今年,咬咬牙,一万六的运输车被他买下,开到了家门口。

谈起未来的生活,余生华信心满满。涂敏 摄

又有新愿望:“今年,再建4到8间猪圈,赚钱把房子修更大一点。”5月农忙,余生华盘算着抓紧时间去拉扩建猪圈的水泥砖块,他说,“政策拉一把,自己走一段。接下来我要靠自己的一只手,打拼一个圆满人生。”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