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线检测。 |
2008年—2020年,12年,4300多个日日夜夜,弹指一瞬间。但不论12年、24年甚至数百年之后,我们都会铭记,擎起火红旗帜前行的那些岁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当无数人限于迷茫,手足无措时,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研院”)结合自身在灾后(地震、火灾、水灾)建筑结构损伤、危房鉴定的专业优势,第一时间向灾区派遣抗震救灾危房鉴定工作队。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悲痛、艰难的汶川,危房鉴定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他们是一群“很拼”的人。干在第一线、冲在第一线。白天在现场进行检测记录,晚上进行汇总分析并出具意见书,每天17个小时的工作,他们把时间精确利用到每一分、每一秒。
他们是一群“很牛”的人。为了完成鉴定工作,他们一次次闯进摇摇欲坠的房屋,还帮助灾民们拿取生活用品。不怕房屋再次倒塌吗?肯定不!只要是经过鉴定、确认安全的房屋,他们就敢进去!
他们也是一群“很怂”的人。有一次,他们正在梁上进行加固,突然就传来余震,检测人员死死抱住柱子,七尺男儿脸都吓白了,很“怂”但绝不退缩。“余震结束就继续加固啊,东汽重建牵动着党和人民的心,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他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队伍,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激励着队员们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危房鉴定工作中。
为保证鉴定意见的准确性,队员们冒着余震的危险,逐个检查,连续上下攀爬到高高的吊车轨道梁上检查屋盖体系、天窗架、排架柱等关键构件;余震时不时地传来,哪怕是一次轻微的震动,一个细小的裂缝,都使队员们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他们怕,群众也怕。为了解除恐惧,队员们耐心对群众进行解释、分析,化解他们的疑惑,排除他们的愁云;鉴定队驻扎德阳期间,根据对居住宾馆以及地震带走向进行综合鉴定分析,认定该宾馆能够承受6至7级强余震,实际情况与鉴定队分析的完全一致,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吃了一粒定心丸;在厂区、在家属区,每栋危险的残损建筑必须在鉴定队先进去查勘允许后,军队和工人才能进去抢运物资。他们,成为了排除隐患的先遣军。
在余震中抢险救灾的军人、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重要物资,这些重担都压在肩上,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顶住了种种压力。
“我们每天就是抢险、抢险,不断地抢险,在那个悲痛、艰难的环境里,我们只希望多出一份力,这样才没有时间去悲痛。”
“怕啊怎么不怕,我们正在加固呢就传来余震,老刘抱着柱子脸都吓白了,不到一分钟就跑到厂房外,坐在火车轨道上哭。”
“科研院的同志们太勇敢了,我带着他们去检测,跟在他们身后爬了三层楼,吓得浑身是汗,把衣服全部都打湿了。”
“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是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想到他们的处境,就不觉得累了,只想尽快帮助东汽恢复生产,帮助职工抢救出财产,再苦再累,咬咬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
鉴定队在一年半时间完成东方汽轮机厂所有厂房、辅房、住宅区的震后鉴定,十余栋建筑的抢险加固,为东汽基地搬迁德阳前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生与死的洗礼,鉴定队两名队员在地震遗留下的废墟前火线入党,向党组织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一支经过淬火的坚强队伍逐渐成型。
“抗震救灾危房鉴定队”仅仅是科研院抢险救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这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抢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科研青年们,成为每一名科研人的精神标杆。
12年后的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为保障贵州省应对新冠疫情应急医院——贵州省将军山医院的建设,科研院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和“青年突击队”,以分秒必争的行动和唯战必胜的精神全力投入。
为保障在20天内完成市公卫中心一期应急工程的建设及设备购置并投入使用的紧急任务,施工现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检测团队24小时待命。“疫情防控就是和时间赛跑,就是和病魔争夺生命。”团队人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开始紧张地“赛跑”。
2月1日,完成现场管道地基承载力检测及地基换填后承载力测试......
2月10日,完成对一期病房外窗气密性进行现场测试......
2月14日,完成对一期病房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现场采样检测......
在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不间断抢建的300个小时里,技术团队为建设工作质量保驾护航,顺利协助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一期工程的建设。科研院这支经过烈火淬炼的队伍,再一次用行动展现了中建人的责任和担当。
面对自然灾害汹涌来袭,面对生命危险,科研院人继承和发扬了抢险精神,没有退缩,永往直前。从2008年“汶川地震”勇担东汽的抢险检测和灾后重建,到贵州省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工程、2016年深圳滑坡灾害鉴定,再到2020年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建设,科研院始终勇敢冲在危险第一线。
在地震、爆炸、泥石流、隧道坍塌现场,在任何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一代代科研青年们前仆后继、逆行而上。这是12年前汶川地震时,危房鉴定队凝聚的无畏精神,也是科研院每一个人追随的火红旗帜。只要人民有需要,你就会在第一时间看见他们奔赴现场,因为他们始终守卫一方安全,负重前行。(文/陈艳君 图由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