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聚焦“三无”设专岗 精准“兜底”稳脱贫

2020年05月08日14:1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大方县红旗街道石关村组织开展护洁员培训会。李生吉 摄
大方县红旗街道石关村组织开展护洁员培训会。李生吉 摄

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是一项重要的就业扶贫政策,也是一条贫困户增加收入、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大方县聚焦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又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精准开发护路员、保洁员等“10+N”就业扶贫公益专岗2万个,1.0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5.15万人通过一人就业实现全家脱贫。

聚力岗位开发,拓宽就业渠道

设定“工作岗”。立足大方县实际,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毕府办法〔2018〕18号)文件要求,为做到“人尽其才”“人适其岗”,全县成立公益性岗位安置领导小组,出台了大方县《就业扶贫实施方案》,人社与民政、林业、交通等部门共同协作,积极开发护校、护路、护林、护医、护厂、护河、护寨、治安巡防、养老护理等“10+N”就业扶贫专岗2万个。

把好“入口关”。凡申请农村公益性岗位的贫困人员,采用村民集体评议、村委会集中研究、乡镇劳务分公司复审、扶贫部门核实身份、公开公示等程序确定拟招募人员。对勤劳肯干、家庭困难的贫困户优先考虑;对于等靠要思想严重、劳动积极性不高的贫困户不予考虑。各村推荐人选后,乡镇集中组织实际操作,检验其工作态度、劳动能力、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考核合格后签订协议书。2018年至今,公益性岗位共就业贫困群众1.07万户。

搭建“就业台”。为了提高就业扶贫劳务组织化程度,着力拓宽就业扶贫渠道。全县创建28个分公司(办事处),315个村级劳务组织体系,形成了“县劳务公司+乡镇分公司+村级组织”三联动体系。一手抓组织化劳务输出,一手抓公益性岗位就业,通过县委政府统筹、乡镇主导、村级组织,争取到广州市帮扶资金2500万元,解决了“10+N”公益性岗位工资难题,为就业困难群体兜起一条底线,让就业人员稳得住、有保障。

严格岗位管理,健全工作机制

运作“市场化”。全县28个乡(镇)劳务分公司、315个村级劳务合作社,负责就业扶贫专岗人员的招募、签约、培训、管理和清退等工作,对招募上岗人员严格实行公司化管理,同时,通过劳务公司和劳务合作社提高全县劳务组织化程度。各级各相关部门开发出来的岗位统一汇总到就业扶贫劳务公司,日常管理由具体用人单位负责,就业扶贫劳务公司根据用人单位考核结果发放岗位补贴,决定在岗人员的续聘、清退等工作。

管理“精细化”。为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作用,采取“日常工作+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实行镇、村双重管理。各村根据公益性岗位人员多少不同,将本村辖区内的任务分片分段划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正式聘用的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既要承担村组安排的日常工作,还要分片区分组按月轮次参加统一组织的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发挥其参与监督管理的作用。

督查“常态化”。县政府对就业扶贫专岗工作进行常态化调度,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乡镇“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抓,确保落细落小落实。由县人社部门牵头,对各乡(镇)就业扶贫工作推进情况1月一调度,对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督查发现岗位人员有违反相关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责令限期整改、停拨补贴、追究责任等处理,保证公益性岗位的良好发展。

强化作用发挥,助推脱贫攻坚

亮出“身份证”。出台《关于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一人一袋一档”资料,建立健全聘用人员档案制,聘用合同一年一签。推行职责和身份两公示机制,以村为单位统一制作“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人员公示牌”,为户外岗位统一制作服装,亮出身份,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防止空岗、脱岗。

做好“监督员”。充分发挥“10+N”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对乡村治理的监督作用,引导其参与乡村治理。公益性岗位设置以来,全县农村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群众思想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彻底转变群众观念,逐步让群众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不仅获得稳定劳动收入实现脱贫,还使特困人员通过互助公益岗位得到照顾,达到“扶贫”与“服贫”双赢效果。

助力“攻坚战”。在乡镇和劳务公司的推动下,积极引导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镇村志愿者服务队伍,投身到脱贫攻坚、乡镇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去,社区保洁员使社区群众入住即可享受良好的物业服务和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乡村护寨员、护路员、保洁员承担着创卫和美丽乡村建设双重任务,为本地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吴贵荣)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