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思南:群众眼中的“板桥速度”

2020年04月07日09:1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板桥镇脱贫攻坚感恩主题教育缩影。板桥镇供图
板桥镇脱贫攻坚感恩主题教育缩影。板桥镇供图

最是春光满山野,柚花诱人醉。走进思南县板桥镇,映入眼帘是满地绿意,数千亩红肉蜜柚在春日的阳光下,散发出浓浓的花香,沿路一栋栋小别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旁三三两两群众纳座闲谈,笑脸挂面、喜气洋洋。

“吃不饱,穿不暖,补巴衣服几个穿;高一坡,低一坎,肩挑背磨最难搞;种得多,收的少,一年到头仓不满;水不通,路不同,有苦不说在心中。幸得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穷模样,用水用电有保障,危房旧房看不见,院坝连上硬化路,产业做到田土头,定期分红福利好,不愁家中粮食少!”几度春秋,恍如隔世,板桥镇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被群众连成了一句句感党恩的顺口溜。

敢攻坚中之坚,硬件设施提档升级

“以前,我们村村民赶场一般都赶塘头,不是因为塘头集市大,主要是赶板桥不方便,从增沙村去板桥集镇,如果走马路的话要先经过塘头再能到板桥,抄小路的话从山顶走到山脚近3公里山路才走得到大马路上去,还不如直接赶塘头。”板桥镇增沙村村支书江国昌谈到家乡变化时说。

板桥镇增沙村是思南县5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4年初,全村157户610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29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7.7%,“水不通、路不好,生态条件恶劣”等现实短板问题,严重制约了增沙村级产业发展,限制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

为改变全镇现实短板问题,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板桥镇积极依托市县财政资金,从群众生产生活着手,大力实施安全饮水、组组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干了一件又一件多年想干而未干成了大事。据统计,2014年以来,板桥镇累计修建灌溉渠4500米,排涝渠3500米,新建、维修提灌站4座,新建、维修排洪沟渠6000余米,铺设安全饮水管道66.12公里。累计实施供电改造线路82.02公里,增设台变45台。累计实施通村通组公路硬化106公里,入户便道硬化57.8公里,生产便道硬化50余公里,安装路灯800盏。累计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庭院硬化及房屋维修7110户。全镇11个村(社区)61个村民组4613户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力改善。

在各级政策帮下,如今的增沙村实现基础设施大改善,村容村貌大提升,全村157户农户户户连上全县大水网工程,解决了增沙村历史以来“看天吃水”的难题,4个村民组通组公路全硬化,157户入户路全部硬化到院坝,更是联通了增沙村至石庄田村、增沙村至燎原村两条通村公路,解决了群众“隔山望镇路难行”的现实问题,家家户户实现安全住房有保障,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困发生率从47.7%直线下降至2.29%。

“在党的政策带动下,我家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上自来水,厨房、卫生间都改造了,院坝也硬化了,我和妻子也实现稳定就业,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板桥镇增沙村方家湾组村民李家齐谈到家庭变化时说到。

善解群众之亟,保障措施优化提升

“‘教育、医疗、住房’一直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保障,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只有将这几方面工作做扎实了,才能帮助群众彻底阻断穷根,帮助他们快步迈上小康征程。”板桥镇党委书记宋仕康如是说。

“以前的我们是上不起学,上不好学,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挣钱,减轻家庭负担。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不仅不会让学生辍学,还有各类教育资助鼓励学生读书,从我们父母角度来说,家庭经济也能很大改善,也会尽全力送子女读书成才。”板桥镇水淹坝村民汪锐德说道。

据统计,2014年以来,板桥镇相继实施了板桥小学、南盆坳小学、板桥中学改造提升工程,兼并整合山村幼儿园,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严格落实兑现教育资助政策,累计兑现中小学生教育资助12921人次724.35万元,幼儿教育补助资金495人次24.75万元,兑现高中及以上教育资助196人次83.63万元。相继实施镇卫生院整体搬迁、村级卫生室规范提升,累计实施医疗报补资金3020.15万元,医疗救助资金243.23万元,贫困群众均实现率达100%参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群众实现100%覆盖,“三重医疗保障”贫困群众实现100%覆盖。累计完成房屋改造732户,整治房屋透风漏雨289户,动员易地搬迁207户938人。全镇无辍学学生,无因学致贫,因学返贫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解决,全镇4613户农户均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人老了最怕生病,一方面怕让子女分神,不能专心在外务工,另一方面怕给子女造成负担,给他们增加经济压力。现在国家医疗报补提高了,而且有医疗救助、民政救助等好政策,确实给我们老百姓减轻了治病压力,我们再也不怕没钱看不病了。”板桥镇和平村红旗镇村民吴明发说到。

细谋经济发展,大力扶持创业就业

“这两年,在广东打工是愈来愈难混了,像我们建筑行业,不仅活路难找,而且雨季耽搁大,一年不如一年,我身边很多朋友都选择回家创业,像我们这种外出打工的是越来越少了。”板桥镇水淹坝村水淹坝组村民汪元芳说。

“以前,我也是一名外出务工人员,但随着社会经济下行及家乡创业发展政策不断优化,我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发展种植养殖业,现在我已注册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发展了自己的果园,并逐渐实现盈利,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板桥镇枣树坪村村民刘小伟说道。

近年来,板桥镇统筹推进“扶贫与扶智”,一手抓就业创业扶持,一手抓集体经济发展,即优化了发展环境,又加快了实体产业培养,像刘小伟这种放弃外出务工优厚工资毅然回家创业的致富能手,板桥镇就有不下百人。

据统计,2014年以来,板桥镇用足用活金融扶贫、创业优惠政策及县级因户施策等政策,累计扶持农户创业、就业贷款及补偿资金1200余万元,发展精扶贷121户、特惠贷127户,扶持65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累计组织实用技术培训8场次,累计吸引群众800余人参加培训,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期600约人,年均实现新增就业人口160人以上。探索“种好一棵树、打造一处景、开发一块石”“三个一”产业扶贫新模式,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累计实施产业项目有26个,共发展红肉蜜柚8000余亩,发展中锋养殖150群,发展柑橘36亩,入股发展水产养殖扶贫产业1个,发展温氏生猪代养、肉鸡养殖等项目3个,累计覆盖2283户农户土地流转有分红,覆盖带动879户非贫困户入社有股金,覆盖带动600余名群众务工有薪金。全镇有4个村争取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均自主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全镇利益联结群众覆盖率49.57%,利益联结贫困群众覆盖率100%。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如今的板桥早已今非昔比,萝卜酸菜下饭,红薯玉米当顿的生活早已远离,天晴是灰、下雨是泥、肩挑背磨、靠天吃饭的恶劣生产环境一去不复返,雨来漏雨、风来透风的简陋居住环境已成历史。如今的板桥已然变成群众期望的家乡模样:通村通组路四通八达,紧致笔挺小洋楼随处可见,绿油油的红肉蜜柚村村覆盖,红红火火的日子更过到家家户户。(汪江波)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