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碧江:搭“五桥”建“五家”,共青团亮出“十八般武艺”

2020年03月28日17:5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铜仁碧江春晖使者在行动。廖治伟 摄
铜仁碧江春晖使者在行动。廖治伟 摄

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以来,团碧江区委紧紧围绕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要求,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共青团所能,搭“五桥”、建“五家”,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探索出“六个三”工作措施,使出“十八般武艺”为“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夯基础、壮筋骨、出实招,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争当新市民、过上新生活。

扭紧“党团社”三股力量筑根基

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原则,在全区各易地扶贫安置点大力推进“党团社”一体化建设,在安置点形成党建引领、团建凝聚、春晖助力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各安置点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新建团组织4个,整合团组织4个,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组组建设全覆盖。同时,各安置点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春晖社,吸纳社区德才兼备的居民和其他社会人才作为春晖使者,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谋方向

推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健全“团区委+街道团工委+安置点团组织”的三级联动机制,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开展业务学习培训,集众智汇众力,组建“碧青圈‘新市民?追梦桥’工作群”,确保信息畅通,工作推动及时。每个安置点按照“团区委班子成员带头抓、街道团组织负责人蹲点抓和安置点团组织负责人具体抓”的模式,将讲政治、懂业务、熟民情、肯奉献的团干部选派到落实工作的前沿一线,统筹推进,一以贯之,确保落实省、市、区的工作要求不打折不走样,上下拧成一股绳。

用活“两红一绿”三支队伍添动力

工作搞得好不好,干部队伍是关键,社区团干部、青年志愿者、春晖使者的“两红一绿”三支队伍是干好工作的生力军。社区所在街道团委书记兼任社区的团建指导员,指导社区团支部日常工作开展,从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择优秀青年团员担任社区团干部,号召社区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积极做好发展团员和推优入党的工作;每个社区配备1名以上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协助社区团支部做好青年事务工作,同时,以楼宇为单位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选派1至3名志愿者作为联络员,负责组织招募本楼栋青年人加入志愿团队,并开展好居民需求摸底和志愿活动发布等工作,鼓励更多青年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把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实现社区青年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社区春晖社结合实际情况,礼聘社区优秀党员、退休干部、有志有为青年和支持社区发展的人才资源等作为“春晖使者”,依托各行各业、各有所长的“春晖使者”们,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助力社区发展。

组建“小中青”三个圈子增感情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迁群众来自全市各个区县,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际关系。“怎样帮助安置点青少年群体实现‘社会关系重构’,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这是共青团组织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首要任务。由各安置点团组织牵头,按年龄阶段对中小学生、高中及大学生、社会青年进行分类摸底建档,并依托微信等社交软件,组建社区“中小学生家长联系圈、高中大学生交流圈、社会青年发展圈”,精准掌握社区青少年群众思想动态及需求,按需推送课业辅导、假期陪伴、考试培训、就业招聘、创业讲座等信息,发布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传、个性化的志愿服务内容等,帮助各类群体组建崭新的“朋友圈”,更快融入社区生活,营造团结和睦的社区氛围。

实施“2+2+N”三类项目拓服务

搬迁点的“两红一绿”三支队伍该做什么?怎么做?团区委坚持项目化推动,实体化运行,现阶段工作力量主要围绕“2个经典项目、2个原创项目和N个联合项目”来实施。

2个经典项目,即“希望工程”、“春晖行动”。依托安置点团属阵地,开设“希望小课堂”帮助安置点孩子们培养舞蹈、书法、美术等兴趣特长,实现青少年在课余时间有人陪伴、兴趣特长有人指导、感恩奋进有人加油。同时,进一步丰富“春晖行动”在异地移民搬迁点的工作内容,在春晖助学、春晖暖心活动、春晖感恩文化宣传等方面不断拓展,为推动“新市民·追梦桥”工作注入春晖力量。

2个原创项目,即“星火微志愿”和“青之YUE”主题活动。倡导用人人参与、微少时间、做零星事情、齐聚如火正能量的“星火微志愿”服务活动,用星火积分的方式一方面鼓励社区青少年参加学习辅导、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另一方面吸纳社区居民作为青年志愿者,在团组织的带领下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亲情陪伴、便民代办等服务活动。同时,策划开展“青之YUE”主题活动,围绕青少年群体的兴趣爱好,以“一月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号召社区青年走出家门,结交新朋友,共赴志同道合的“青春之约”。

N个联合项目。即联合各部门力量,开展好政策宣讲、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工作,同时,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统筹力量联合开展春节送春联、中秋庆团圆、端午包粽子以及拔河、篮球、广场舞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搭建“陪伴、成长、护航”三个平台聚民心

陪伴平台。依托安置点青年之家、春晖社、四点半课堂等团属阵地,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脱贫攻坚成就、青年榜样故事以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激励引领安置点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整合资源,开展好困难帮扶、圆梦助学、健康助力、爱心陪伴等行动,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难题,为青少年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成长平台。将深入实施“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依托省市区各级培训资源,做好对安置点春晖社负责人和春晖社骨干代表学习培训。深化银团青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发展服务讲座,帮助安置点创业青年找准创业路子和方向。大力开展好“青扶贷”工作,对安置点符合贷款政策的创业青年优先发放贷款,并积极向上争取创业项目资金支持,为安置点青年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护航平台。联合有关部门,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安置点青少年群体法治观念,关爱安置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等,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工作,持续开展“为了明天、青春护航益起来”、“雨露计划”等专项行动。依托12355服务平台,畅通安置点青少年权益侵害诉求渠道,加强对安置点青年及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关爱和权益维护。(侯叶敏 廖治伟)

(责编:邓庆雨、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