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和鄂州雷山的“家人”亲情——

你帮贵州战贫,我们帮你战疫

2020年03月01日09:11  来源:贵州日报
 

“春暖花开,葡萄苗该种下了。”2月29日,在鄂州雷山医院病床上,新冠肺炎患者刘韬看着手机里的贵州脚猛村照片,有些着急,“怎么办?我还不能归队。”

刘韬,地地道道的湖北鄂州人,在北京工作。2018年5月,到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今年春节前夕,刘韬从脚猛村返回鄂州老家过年,一家6人不幸都感染了新冠肺炎,刘韬住进雷山医院,救治他的正好是贵州老乡。

“我到贵州雷山支援脱贫攻坚,和乡亲们谋发展搞增收;现在生病在鄂州雷山医院就医,贵州医护全力支援,救治我们鄂州人;好似一个循环,缘分,真的妙不可言。”刘韬说道,贵州和鄂州,雷山和雷山,战贫和战疫,“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岂止是‘黔鄂一家亲’,简直是亲上加亲。”

在鄂州见到了贵州“家里人”

刘韬在鄂州雷山医院第八病区住院治疗,记者和他通电话时,电话那端不时传来咳嗽声,“2020年1月21日,我从贵州雷山县回到鄂州过年,刚到家就知道湖北疫情严峻,我们一家人选择了自我隔离。”

刘韬说,爱人在疾控中心工作,最先被感染,“然后是我、两个老人、两个孩子陆续被确诊。”

2月2日,刘韬爱人因为发烧,核酸检测阳性,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治疗。

2月4日,刘韬发烧,6日接受核酸检测,8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11日送诊鄂钢医院,26日转诊雷山医院。

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在鄂钢医院救治。

“我很早就知道贵州医疗队成建制支援雷山医院,一进病区,就听到熟悉的贵州话,还有点兴奋。”刘韬将之称为“乡音”。

在雷山县脚猛村驻村快两年,刘韬早把贵州视作第三故乡。看到家里人,心里踏实了。

“贵州医生非常亲切,特别感谢他们的逆行而上,无私奉献。”刘韬内心充满感激。

“之前刘韬帮助贵州脱贫攻坚,说句谢谢都来不及,现在有机会给他治疗,我挺自豪。”鄂州雷山医院八病区医疗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赵厚育说道。

赵厚育说,刘韬是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目前病情平稳,生命体征正常,复查核酸检测为阳性,还得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他帮贵州的事情,我们好几个病区的贵州医疗队员都知道,二病区的贵医附院手术室护士周杨还专门过来看望他。

“刘韬这个鄂州兄弟、贵州老乡,我们认定了,在我这里你们放心,绝不懈怠,一定全力救治。”

在鄂州雷山想着贵州雷山

“看到贵州省委、省政府对疫情防控毫不松懈,脱贫攻坚一刻也不耽搁,非常鼓舞。现在心里最挂念的,就是村里的春耕备耕。”躺在鄂州雷山医院病床上,刘韬心里想的是千里之外的贵州雷山。

2018年5月,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高级专员刘韬,从北京到贵州雷山县丹江镇脚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脚猛村位于雷山县城西北面,全村农户232户1102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达27.4%。

“自己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没有驻村工作经验,刚当第一书记那会儿,压力挺大,感觉责任很重。”刘韬说,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他深研中央、贵州省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遇到问题就向其他第一书记学习请教。

来到脚猛村,脱下西装西裤,换上休闲裤运动鞋,刘韬开始挨家挨户和贵州老乡摆龙门阵,听民声、察民情,把脚猛村的实际情况“摸”了个遍。

脚猛村有着“雷公山下葡萄村”之称。全村有173户种植葡萄,“那时,村里还有近30户没有脱贫,危房改造11户、老旧房改造11户,全村没有路灯,天一黑,只能打手电筒照路。”回想当时的情景,刘韬不胜感慨。

怎么办?怎么帮?怎么让大伙过上好日子?刘韬说,这些问题曾经一段时间占据了他的全部脑海。

“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产业要跟上;基础设施也要改善……” 刘韬说干就干。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先后落地: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帮扶资金105万元,用于修建硬化1.5公里产业路、改造党群活动中心、慰问困难群众、开展业务培训;协调发放106头黑毛猪仔猪给贫困户养殖;协调县农行专门针对脚猛村开发“晶葡e贷”产品,为葡萄种植户发放信用贷款,最高额度达10万元;协调杭州对口帮扶养羊项目150万元和脚猛村民俗建设项目52万元;协调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援建“传化·安心卫生室”项目,投资20万元新建150平方米村卫生室并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协调雷山县财政“一事一议”项目72万元,安装160盏太阳能路灯……

“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 刘韬的苦干实干,换来了战贫硕果,2018年脚猛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8016元增加到10775元,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72%,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的目标任务。

2018年、2019年,刘韬连续两次被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授予“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帮扶干部”荣誉称号。

2019年4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批准雷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刘北京,快回来”

“啥子,刘北京病了?”接到记者电话的脚猛村村民文锡伍,声音一下子提高八度,不容记者说话,只听见他那边一串方言“叭叭叭往外冒”:“这个老憨,是不是累病了?他在哪里住院,我去看他。”

“为啥叫他刘北京?”

“他从北京来的嘛,讲一口普通话,村里都喊‘刘北京’。”60岁的文锡伍嗓门大,火炮似的,说话透着一股子直爽劲儿,“你赶紧告诉我,他哪样了。”

得知刘韬在湖北鄂州住院,由贵州医疗队治疗,文锡伍稍微放下心来。

“他来的第一天穿起西装,第二天就把西装脱了,裤脚一扎,和农民下地。我们常说刘书记从‘大城市人’变成‘脚猛村人’。”

文锡伍越说越动情,“刘书记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修硬化路,为贫困户发放黑毛猪仔猪,还有葡萄……”他的鼻音有些重,“脚猛是葡萄村,全村有1217亩葡萄,我个人有3亩,刘书记想方设法帮大家找销路,卖葡萄,不让我们的辛苦白费,现在脚猛村葡萄一公斤能卖10块钱,村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有他一大份功劳。”

老文说,今年过年前,他听刘书记说“开春后,要培育新品种的葡萄苗,让葡萄藤真正变成大家的‘致富藤’。”

春天到了,刘书记还没有回到脚猛村,老文沉默一会儿,声音低沉:“刘书记,盼着你,回来。”

记者将老文的话转述给刘韬,他也沉默了,“作为脚猛村同步小康工作队队长,大家都赶回去,我还没有归队。虽然村子脱贫了,但我们还想要发展得更好,开春后,原本计划种植5亩改良的葡萄苗,还要去请专家来指导,怎么培育、怎么挂果,现在……”刘韬也盼望着,早点战胜病毒,早点回到雷山,回到脚猛村,回到葡萄园。

在记者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好消息传来,刘韬的母亲和女儿核酸检测为阴性,达到治愈出院标准;刘韬的父亲和儿子在贵州医疗队的协调下,已经转院到雷山医院,与刘韬在同一病区。

缘分的细节总是耐人寻味,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有许许多多像刘韬一样的“贵州老乡”,他们奋斗着、帮助着我们致富奔小康,我们铭记在心;现在,贵州医疗队员奋战在湖北战“疫”一线,闪耀着患难见真情的光芒,书写着“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我们就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丹)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