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2月22日电 2月21日,贵州省医疗保障局通过中国移动“5G+云视讯”视频系统召开全省医疗保障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通报了上一年医疗保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2020年相关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据介绍,2019年全省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数达462.0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744.27万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349.61万人。各项改革任务、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运行平稳、基金安全可持续、待遇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2019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参保782.89万人,其中在贫困人口认定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772.52万人,大学生随校参保、外出务工异地参保或参加其它医保的10.37万人。除因死亡、参军、服刑等合理化原因未参保的0.34万人外,当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实现动态应保尽保。
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补偿受益共计2041.28万人次,补偿资金共计79.57亿元,其中住院保障170.39万人次,补偿资金68.04亿元。
此外,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全省各地共发放宣传折页10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近4万份,初步形成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氛围,医疗保障基金更加安全完整。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1774家,基本实现全覆盖,追回资金共计2.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贵州省提高了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增加15元。同时,提高并统一待遇保障水平,对于贫困人口执行倾斜政策,起付线在普通居民基础上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
与此同时,贵州在全国率先全省统一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支付标准,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70%,二级医疗机构为60%,三级医疗机构为50%;不设起付线,参保年度内高血压支付限额为800元,糖尿病支付限额为1200元,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支付限额为2000元;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比例为10%,切实减轻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费用负担。
在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政策上更加完善。2019年,贵州省医疗保障局积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4+7”试点中选结果在贵州省顺利落地,25个中标品种实现平台采购,97个国家谈判药品在贵州直接挂网采购。同时,通过向医疗机构预付每月药款,医疗机构30天内回款企业方式,让改革红利惠及贵州老百姓。
据悉,贵州省已在全国率先开展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申报工作,目前共完成了第一批217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审核,对其中在贵州省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未中标或未参与过贵州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136个药品开展了网上议价,成功议价124个产品,其中51个产品价格低于目前在执行的全国最低价。同时,对省级短缺药品清单内的24个药品实行直接挂网,满足了患者用药需求。特别对群众反映强烈,价格虚高的药品开展两轮专项核查整治,积极引导降低药品价格,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负担。
据介绍,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贵州省医疗保障局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目前全省实现100个按病种付费结算工作。
同时,不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上。截至2019年底,贵州与全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贵州省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0.8万人次,结算金额22.2亿元;外省参保人员在贵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7万人次,结算金额2.4亿元。
在做好药品目录落地实施工作中,贵州省已有15610人次享受特殊药品医保基金报销,报销金额0.71亿元。(张雷)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