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以更强的自觉、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砥砺前行中书写精彩“答卷”,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全力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一年来,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最直接体现,全力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组织工作。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全省县以上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分级分类对全省1800余名省管干部和县(市、区)党政正职、2.3万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好课程推荐评选,举办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业务知识专题讲座136期,培训党员干部群众438万人次,在紧跟深学中凝神聚魂,进一步夯实团结奋进、后发赶超的思想基础。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实施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与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有效衔接,引导群众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扎实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结合组织部门职能职责深入推进专项治理,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有力推动全省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重要成果,并转化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事成。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切实涵养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更具体更深入
聚焦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具体行动,紧盯最后攻坚重点难点,大力推动力量下沉、管理下沉、资源下沉,形成基层党建、干部、人才工作全方位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严管实督,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下抓两级”和“下考两级”制度。市(州)党政正职到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的村,县(市、区)党政正职到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的村深入调研,逐村研定“按时高质量打赢”方案。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充实调整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648人。
为确保精准帮扶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在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在产业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9400多个基层党组织,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脱贫攻坚最前沿,覆盖到产业、就业全链条全过程。采取建立党支部、划分党小组、选派干部驻点帮扶等方式,以“网格化”管理推动攻坚力量下沉到贫困人口较多、位置较偏远的重点村民组。同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群众组织发动起来,使基层“神经末梢”成为群众的“神经中枢”。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明实践和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让搬迁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要精准,帮扶方式也要精准。深化“万名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围绕茶叶、蔬菜、食用菌等12项特色优势产业,分类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扶贫专家库,分级建立产业扶贫专家组,成立若干服务小分队,将1.4万余名专家精准匹配到贫困村产业链上。全面推广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争取54名院士、1116名专家加入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
干部奋战最前沿,关心关爱到一线。为了确保有为者有位,出台并认真落实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继续面向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人员定向招录1000名乡镇公务员。组织对脱贫攻坚一线因公死亡人员褒奖表彰和宣传,对家属抚恤救助并走访慰问。
脱贫攻坚是英雄辈出的过程。1100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500个先进党组织受到省委隆重表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健全干部工作“五个体系”为重点,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三大战略行动”,精准衔接选用管带育各环节,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科学精准选人用人。严格落实中央新修订《干部任用条例》,修订印发《贵州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等文件,突出政治标准,对政治上有问题的坚持一票否决。突出敢于担当这个必备素质,突出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工作大局,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大胆使用、提拔重用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经受磨炼、表现优秀的干部,树立起讲担当、重担当,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严管厚爱,奖罚鲜明,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用好“担当标尺”,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亮实招、真行动,干部管理监督的“严实底色”也愈发鲜明。对照中央巡视和中组部巡视检查整改问题,逐项建立整改清单,突出“靶向治疗”精准发力,扎实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和“带病提拔”干部倒查等专项治理,以巡视整改实效彰显了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延伸日常管理监督“触角”,织密监督网络,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对不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两项法规”的严肃处理……让干部在严管中树立好作风、在激励中奋发作为。
围绕培养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四项重点工作计划”。举办“两要点两清单”省级培训班45期、培训4000余人次。依托省外高校、东西部对口帮扶城市以及国(境)外优质培训资源,举办29期培训班、培训1282人次。制定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四个一批”选派计划,选派300余名干部到中央单位、中央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及基层一线挂职锻炼。
对标中央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全省公务员职级套转和职级晋升。2019年有5名个人、3个集体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
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夯实党的执政根基,需要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强基础、补弱项。研究制定《贵州省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推进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13个领域和群体达标要点。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精准建档立卡,找准“病因”,摸清“病根”,精准整顿提升184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分类别,抓统筹。在农村,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强化“两委一队三个人”动态管理,稳步有序推进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工作。在城市,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二十条措施,推荐2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作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引导20多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基层治理。在机关,持续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各级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在国企,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在高校,坚持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着力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公立医院,建立党的建设和医院管理“双千分制”双线考核机制,切实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落地落实。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制定律师行业、互联网行业党建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
大抓基层、固本强基,全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加强,组织力不断提升,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越建越强。
画好人才爱国敬业奉献的“同心圆”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我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发力,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坚持靶向精准引才。紧紧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建设需求招才引智,高端人才集聚与优势产业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上,1510家单位到场揽才,签约、评审引聘4129人次,比上年增长73.4%,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组织申报第六批“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依托智力项目计划、银龄计划、大数据人才招聘季活动等,成功引进110名大数据高层次人才、282名退休医疗卫生人才。
拓宽渠道科学育才。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遴选23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省外研修和100名“甲秀之光”访问学者到省人才基地、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研修。依托“黔医人才计划”,选派100名人才到国内一流医院培养学科骨干。推荐5名青年拔尖人才、23名科技创新人才参选国家领军型人才选拔计划。遴选6家单位纳入院士工作站建设,评选出核心专家25人、省管专家116人。
优化环境凝聚人才。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落实高层次人才“绿卡”服务制度,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津贴等政策......一系列用心用力用情的举措,让“近者悦、远者来”。如今的贵州,正成为优秀人才的集聚之地、创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动员令,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与时间赛跑,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刻不容缓。危急关头,党组织就是主心骨。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构建了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防控工作落地落细落到位。连日来,全省9万多个基层党组织筑牢堡垒、勇担重任,广大党员纷纷请战、英勇奋斗,汇聚起强大的红色暖流,奔涌在防控一线。
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组织系统专题视频会议、部务会议,成立工作专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组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要求,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研究部署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指挥、督办落实,推动全省组织系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更好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强化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1月27日,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提出要求。1月31日,专门就激励关怀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发出通知,牢固树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的鲜明导向,综合提出提拔晋升、考核奖励、走访慰问、后勤保障、表彰宣传等硬举措。同日,划拨1200万元党费(含中央划拨党费),市(州)、县(区)党委组织部配套党费4255万,支持各地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月上旬,结合工作实际分领域发出工作提示,分类施策,对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街道社区干部等在防控工作中做好监测、排查、预警等作出具体安排。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有力推动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
风急浪骤时,中流砥柱显。全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党旗飘扬。各地在疫情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监测点、援鄂医疗队等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场建立4800多个联合党支部、临时党组织,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6700余个,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4.45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等纷纷发挥各自优势,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省近60万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扎实工作,党徽在防疫一线熠熠生辉。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靠前指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一场严肃的政治考验、党性锤炼,迎难而上,奋战在第一线,当好“战斗员”“组织员”“宣传员”“服务员”“信息员”,推动防控措施落实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构筑起众志成城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双重考验,双重战场,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党旗飘扬,党员向前。贵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获全胜不收兵!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