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得来 留得住 学得好

——务川探索新思路抓教育扶贫斩穷根

2020年01月10日14:1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务川自治县将主题教育与教育扶贫深度融合,紧扣劝返入学的辍学生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全力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成果。采取“三三四”新招同频共振控辍保学,帮助劝返入学的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解决学习、生活困难,持续深入推进全面小康路上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政策享受一个不漏,进行来、留得住、学得好。

“三大合力”同频共振控辍保学

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讲话精神,务川自治县认真落实“双线”和“七长”责任制和控辍保学“五四”措施,采取“三大合力”全面推进控辍保学。

组织保障凝合力。组建一个县、乡、村分级立体领导机构,分级统筹谋划、靠前指挥、决策部署、沟通协调、狠抓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出台《务川自治县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务川自治县解决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问题的实施方案》等一批制度,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县教育局与各中小学校长签订一批行政、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书,从机构、制度、责任层层压实,全面推进控辍保学工作。

帮扶聚合力。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全县2609名“2+N”干部帮扶干部和全县教师“一对多”“一对一”结对帮扶辍学生,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筛查,做到户户见面,个个不漏网,数据精准,胸中有数。采取“因人施策”方式,针对劝返复学的每个辍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情感关怀、心里疏导、资金资助、学习辅导等方面倾情帮扶,让他们真正静下心来安心学习、舒心生活、开心成长。

关怀助合力。采取线上线下关怀,紧扣“三保障”目标,不断探索“校农结合”工作,着力从情感关怀入手,在乡镇人民政府的统筹下,各学校食堂优先购买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增加贫困户收入。截止2019年12月份,共优先采购贫困户农产品82.2万公斤,金额565.8万元,为贫困家庭送子女入学提供“助推器”。

“三大体系”破解动态“清零”密码

针对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控辍保学二十条措施,务川自治县“对号入座”“对标对表”,建立“三大体系”,着力狠抓精准控辍保学行动,斩断辍学新生源头,实现动态“清零”目标。

建立“分段资助”体系,破因贫辍学难题。 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健全完善农村建卡贫困学生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资助体系,不折不扣地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开设“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特困救助学生读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实行免收学费入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还免收书费和住宿费。切实做到每个贫困学生应助尽助,绝不漏掉一名学生。目前,2018—2019学年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0042.023万元,惠及学生91382人次;2019年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5927万元,惠及8023人,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建立“控辍保学”体系,破因愚厌学难题。创建“县-乡-村-学校-家庭"五位一体控辍保学机制,建立适龄儿童入学台账,对辖区疑似失学辍学适龄儿童进行逐户排查,对举家外出务工或已搬迁但户籍仍保留在本地的家庭,畅通联系渠道,及时核准儿童入学信息。抓实在校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学籍变动手续,做好跟踪和建档工作,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学生实际一致。健全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截止2019年10月30日,成功将47名辍学学生劝返入学,实现“清零”。并对劝返入学的学生全面跟踪管理与辅导,跟踪关怀生活琐事,跟踪解决实际困难,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建立“送教上门”体系,破除因残畏学难题。立服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机制,16个乡镇(街道)精准辖区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案”送教措施,对具备行动能力儿童采取“特殊学校就读、就近跟班就读+爱心教师辅导”机制;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精准选派教师,开展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完善学籍,让残疾儿童用知识改变命运。

“四项新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建立“一长一短”机制。对劝返入的学生,建立“一长一短”机制,着力从校内、校外“里应外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师制包保,全面确保学生适龄学生入学一个不少。采取“1+N”导在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实行全员育人“1+N”导师制包保(一名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对贫困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生活进行培养和辅导,让贫困学生学习上人人有导师、生活上个个有保障。建立“资源教室”长效机制,为随班就读学生额外“加餐”。用200万元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中心完小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专门配备具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老师,让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除了接受义务课堂知识外,还接受课外生活、知识辅导,康复、社会适应性训练等特殊教育专业服务,让特殊教育儿童不输在“起跑线”。

建立“家长学校”。以学校阵地,每年召开家长会,选举学生家长代表组建家长委员会,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指导,通过“家校合一”协同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劝返入学学生教育管理。

建立立志教育机制。在校外以贫困户为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子女就学情况、受资助情况等的信息收集统计与跟踪工作,将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全面宣传、解读到位。同时加强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全面促进贫困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向好发展,综合素养、个性发展、生活能力全面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健全。通过学校、导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实现“导育一人、成才一人、脱贫一家”的工作目标,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建立销号台账。在开学一个月内全县学校坚持每天对学生到校情况开展日报告制度和坚持每月对辍学生台账实行半月报制度。从2019年9月起,在建立了辍学生台账的基础上,实行台账销号清单上报。并对辍学生劝返复学情况,县教育局要求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中心校校长实行双抄写、双签字、双盖章上报数据。各级各学校包保老师做好学生家访工作,同时收集好过程资料。教育脱贫攻坚“2+N”帮扶干部和“一对一”教师,对辖区内学校学生辍学情况进行调度,做好日报工作。用实际行动“扶智立志”,让劝返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李智丽)        

(责编:罗彬月(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