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聚焦地質災害隱患,出台搬遷補償細則,讓群眾從“憂居”到“優居”——

老楊搬家記

2021年06月22日06:53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田勇

“已經放走了一次機會。”雖然舍不得,但老漢楊勝飛一咬牙,決定還是搬下山。

6月8日,仲夏的天空明淨湛藍,村支書楊彪驅車到楊勝飛家,兩人循著蜿蜒的通組山路,緩緩向山下駛去。車裡播放著歡快的音樂,大大小小的行李塞滿后備廂。

走完這段路,楊勝飛將離開生活半輩子的大山,住到街上兩室一廳的廉租房,新家電磁爐、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家具一應俱全。

58歲的楊勝飛家世代生活在山體滑坡隱患地帶——德江縣楠杆鄉大土灣村吊把灣組。

“樹影斑斕曲徑陰,啁啾小鳥唱叢林。”吊把灣山高林茂,溪水清幽,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然而,想起雨后山洪入侵的過往,老楊並不悠然。

“山洪夾著砂石,打垮三間牛圈,還損壞房屋。”1996年6月,一場山體滑坡讓楊勝飛至今記憶猶新,無數個夜裡被轟隆雷聲驚醒。

吊把灣寨子位於半山腰,民房建在峽谷處,雨水多的年份,遇到連續降雨天氣,村裡就會組織大家到安全的地方避險,等到山洪消去再回家。

“其實,以前也有搬出去的機會。”村支書楊彪介紹,吊把灣大多數青壯年在外安家,隻有少數老人留在山裡,脫貧攻堅期間,楠杆鄉工作人員和駐村工作隊的干部們多次到吊把灣動員易地扶貧搬遷,但故土難離,大家不願意搬遷。

“當時該抓住機會。”回想起放棄易地扶貧搬遷,楊勝飛暗自懊悔,如今,地質災害搬遷政策讓“下山夢”得以重圓。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德江縣創新工作舉措,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認真找准查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瞄准“急難愁盼”問題精准發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2月,德江縣出台《貴州省德江縣特大型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實施方案》,聚焦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出台搬遷補償細則,堅持自願、公正、公開原則,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搬遷工作。

楠杆鄉黨委政府抓住機遇,積極申報和爭取。4月23日,經省二勘院勘查,楠杆鄉3個村涉及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自此20戶93名群眾紛紛下山,遷離地質災害隱患地帶。

楊勝飛因此再次迎來下山機遇。按照磚混每平方米700元、磚木每平方米610元、瓦木結構每平方米500元的主體房屋和磚混每平方米450元、磚木每平方米350元等構筑物補助標准,楊勝飛拿到搬遷補償費6.8萬元和水電基礎設施補助費3000元。

從“憂居”到“優居”。在村支書楊彪幫助下,楊勝飛在楠杆鄉街上花4.68萬元購得一套廉租房。搬進新家當天,他請來親朋好友一起吃飯,屋內笑聲起伏,其樂融融。

楠杆鄉為民辦實事、解決煩心事只是德江縣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縮影。

截至目前,德江縣級領導擬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70件,結合分管聯系工作,圍繞“四新”抓“四化”,開展“察民情訪民意”領題調研,縣級領導撰寫調研報告35篇,全縣梳理辦實事項目清單500余件﹔對15名英烈后代、10名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人員的家屬進行走訪,每戶發放慰問金500元。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