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6月10日,黔南州農業現代化推進大會在都勻召開。會上,各縣(市)負責同志以匯報演講的形式,圍繞貫徹落實全省農業現代化推進大會精神,結合本地實際作了交流。
黔南州委常委、瓮安縣委書記楊朝偉在發言中說,瓮安屬冷涼型氣候,是傳統農業大縣,糧食、蔬菜、生豬等支撐總產值的重要指標一直位居全州前列,茶葉、辣椒、中藥材種植已具一定規模,是“都勻毛尖茶”核心生產基地,是全省中藥材產業重點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茶葉)質量安全示范縣,“瓮安白茶”“瓮安黃金芽”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楊朝偉表示,瓮安縣將嚴格按照省委、州委關於農業發展的部署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在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和耕地保護紅線的基礎上,以打造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縣為目標,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著力推動農業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
突出特色優勢,著力推動農業規模化發展。一是做強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黃金芽為主打的茶產業,以辣椒為主打的蔬菜產業,以生豬為主打的生態畜牧業。在穩定現有茶園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抓好提質改造和基地擴建,持續擴大黃金芽等優質品種佔比。依托緊鄰遵義蝦子市場的地理優勢,突出線椒、朝天椒兩大品種。以“百萬生豬標准化養殖行動”為抓手,加快推進重點企業擴大生產、釋放產能,規范小型場養殖。二是做優特色產業。以打造全省烤煙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示范縣為目標,優化種植布局,落實良種良法,積極向上爭取種植計劃。繼續優化藥用銀杏“返租倒包”種植模式,穩步擴大太子參種植面積,加快建設中藥材生產基地,培育壯大一批中藥材產業經營主體。推動以桃、李為主要品種的精品水果產業提質增效。三是做活“接二連三”。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省級農產品加工試點示范企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充分利用建中茶旅小鎮、猴場特色小鎮等資源,大力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農業與休閑觀光、紅色文化、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
突出質量安全,著力提高農業標准化水平。一是健全完善農業生產標准體系。堅持歐盟生產標准,強化歐標茶園創建體系建設,推進老舊茶園提質改造,以生產標准化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對標粵港澳大灣區等目標市場標准,健全優化辣椒、生豬等產業生產標准體系,發揮農業專家團隊和技術推廣服務團隊作用,指導企業及農戶按標生產。二是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體系。堅持把綠色導向貫穿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持續加強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監管,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監測體系、追溯體系和執法體系,著力打造瓮安綠色安全農產品品牌。三是健全完善農業產業標准體系。圍繞產地環境、技術規程、品種繁育等環節,充分發揮省州級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著力創建一批產業基礎好、技術水平高的標准化生產基地,推動更多企業及農戶識標、懂標、用標。加大現代山地高效農機新裝備、新技術推廣力度,規劃建設一批冷藏、分揀、包裝項目,不斷提升農業標准化水平。
突出創建宣介,著力推動農業品牌化運營。一是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有效整合原有“梭羅貢米”“青池貢米”品牌,集中打造“瓮安貢米”區域公共品牌。進一步提升“黃紅纓茶業”“香源米業”等企業品牌影響力,打造全州乃至全省茶葉和水稻行業標杆。二是創建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用好“瓮安白茶”“瓮安黃金芽”中國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加大農產品“兩品一標”認証和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不斷壯大“瓮安歐標茶”區域品牌影響力,加快創建“瓮安白茶”“瓮安辣椒”等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三是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和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強化立體化、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積極舉辦、參與各類農交會、辣博會、茶博會等品牌展銷會,加大瓮安農產品推介和展銷力度。
突出主體引培,著力加快農業市場化進程。一是大力引進培育農業經營主體。圍繞建鏈補鏈強鏈延鏈,緊盯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大力推進年產值500—2000萬元的涉農企業“企轉規”,支持現有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推進專業合作社實體化市場化運營,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推進國有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聚焦銷售端發力,加快推進縣農投公司實體化轉型改革,在自負盈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帶動農民增收,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進入農業領域,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大力搞好農特產品營銷。聚焦農產品銷售市場和流通環節,積極對接東部對口幫扶城市,緊盯省外周邊市場及省內重點市場,做好線下促銷。全面升級改造鄉鎮村電商站點,加快打造縣、鄉、村三級穩定、高效、專業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瓮安縣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