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支教進鄉村 點燃孩子藝術夢

2021年06月08日09:4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有這樣一個志願者團隊,他們每年會擠出時間,從千裡之外的北京,飛往貴州山區的一所小學,為那裡的孩子上美術、音樂、舞蹈課,9年來堅持不懈。這個志願者團隊的領隊張繼山說:“這是一份接力愛、傳播愛、感知愛、收獲愛的堅守,也是文藝志願者‘孺子牛’精神的踐行,大山裡的孩子需要藝術的甘霖和春風。”

張繼山與孩子們在一起。

6月2日,筆者見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書畫院副院長張繼山,聽他講述9年來的文藝支教故事。

張繼山與孩子們在一起。

2013年4月,在中國文聯文藝支教的號召下,張繼山和湯應梅、扶佳怡、李志艷、錢偉、謝敏、楊昀霖、王世穎、金莉等共9名老師組成文藝志願者團隊,從北京奔赴安順市西秀區大山深處的岩臘鄉三股水小學。

剛開始,孩子們對美術的認知幾乎為零,因為沒有美術老師,美術課改為自習課。張繼山等文藝志願者們的到來,使810名三股水小學的孩子們興奮不已。

張繼山手把手教學。

面對大山深處艱苦的生活環境,文藝志願者們不退縮,無怨無悔,一點一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藝術的種子。經過3個月的努力,孩子們能獨立完成一幅幅美麗畫作,能跳完整的舞蹈,會唱許多首歌。

“文藝支教這段經歷,對藝術創作有什麼價值?”張繼山在日記裡這樣回答道,“離生活更近了,更接地氣了,在指導學生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業務。”謝敏表示:“孩子們整天圍在你身邊,他們對藝術渴求的眼光不斷推動著你去努力工作。”

張繼山感嘆道:“很多人認為身為一個美術家去教授小學生,會不會是大材小用,其實在我看來,孩子們畫的畫比我們還更有活力。他們有童真,有幻想。”文藝支教,不僅給山裡的孩子播下了種子,也讓志願者們獲益匪淺。

學生作品。

而孩子們也有了小小的收獲:顧小莎獲西秀區美術作品一等獎、劉洋獲二等獎,陳際美獲三等獎,葉小雙獲全校美術作品一等獎,他的作品《山鄉變化》被推薦到中央電視台節目展示。

“剛開始我以為教完3個月后,我就不再來了,然而在一次次家訪后我改變了想法。”張繼山回憶道,他常常課后挨家挨戶家訪,接待他的許多是空巢老人。每走到一處,民風淳朴、鄉親善良、孩子純真,他的心被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打動。

有位叫熊文瓊的女孩在她的畫中寫道:“我喜歡讀書、畫畫,我喜歡張老師教我們畫畫。”孩子們用質朴的語言道出了自己的心聲,這是孩子們對文藝的呼喚。

志願者給孩子們發放禮物。

支教期間志願者們用自己的收入購買了繪畫用品送給孩子們,又發動身邊的社會愛心人士給孩子們寄來了畫筆、顏料、紙張、書包、書籍等。在志願者們即將離開時,張繼山牽頭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等單位為孩子們捐贈了價值8萬元的文具及3萬元現金。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在課堂之外還能繼續學習美術,張繼山成立了“美夢班”,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輔導。面對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繼山堅定了教下去的決心。在2013年11月,他成立了“孺子牛志願服務團”。團員從10余人發展到100余人。

張繼山耐心指導學生。

在此后的9年裡,張繼山每年都率領志願服務團到三股水小學開展文藝支教活動。張繼山說:“從2013年支教算起,當時教過的孩子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有的升入初高中、大學,有的已就業,還有的已結婚成為幸福的媽媽。這是愛的力量集聚,是雨露陽光的哺育滋養,更是千萬個愛的疊加、傳遞。”

9年來,曾在“美夢班”學習美術的廖新雨經過努力,考上了閩南師范大學﹔陳際鳳考取了安順職業技術學院﹔陳陳美考取了重慶一所大學﹔從小學二年級起,得到資助的羅小青、陳金林上了高中。

李承焱現場教學。

6月1日,在書畫教室裡,李承淼為同學們邊講邊畫,一會兒一幅《盛世和風》完成了。張繼山手把手教孩子們怎麼用筆用墨,怎麼下筆才叫力透紙背,他指導楊國旗畫了《小荷尖角圖》。在美術教室,張佳楠一邊修改孩子們的作品一邊講解。在鋼琴教室,李愛一邊彈琴一邊引領孩子們練嗓音練發音,一起合唱。志願者們認真細致地授課感染著渴求藝術的孩子們,他們不時向志願者們詢問不懂的知識。

李愛給孩子們表演節目。

張繼山告訴筆者,他想把同學們的畫作組織起來,再把9年來文藝支教老師的作品也組織起來,以展現脫貧攻堅山鄉變化為主題,在北京舉辦師生畫展,邀請同學們到北京去觀展。“眼高才能手高,英雄出自年少,當山裡娃遇上藝術家,藝術的潛質將被挖掘出來,我們會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張繼山說。

李承焱現場教學。

9年來,引導孩子們做一個有夢想的人,用藝術溫潤心靈,讓孩子們的人生更加豐厚,是支教藝術家的心願,他們一直這樣做著並堅持下去。(文/劉現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