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在全縣開展紅色實踐鑄忠誠、綠色實踐富鄉村、藍色實踐美環境、橙色實踐促和諧“四色”實踐活動,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具體行動,推動印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紅色實踐鑄忠誠。印江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是扎根印江人心中最旺盛的火種。印江通過政策精神宣講、紅色基因培育、崇廉尚潔清風等行動,筑牢忠誠、干淨、擔當。在政策精神宣講行動中,印江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四史四情宣講行·志願五老頌黨恩”“五進”活動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和國情、省情、市情、縣情學習宣傳和宣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在紅色基因培育行動中,印江各中小學校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讓紅色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靈,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認清自己的根和魂,堅定不移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在崇廉尚潔清風行動中,印江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積極開展警示教育,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史為鏡,以腐敗案例反觀自照,始終做到崇廉尚潔,做忠誠干淨擔當的好干部。
綠色實踐富鄉村。綠色是印江發展最亮麗的底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印江立足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在學史力行中把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在綠色產業提升行動中,圍繞“2+N”產業發展布局,加快提升農業規模化、市場化和品牌化水平,持續做大茶葉、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特色鄉村建設行動中,印江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加快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水平,建立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在生態環境保護行動中,持續打好污染防治“五場戰役”﹔全力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森林資源質量﹔認真宣傳執行《印江河保護條例》,抓好印江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區巡查力度。
藍色實踐美環境。農村環境治理問題是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關鍵。印江立足農村環境治理問題為導向,開展文明新風培樹行動、環境衛生清潔行動、低碳生活公益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在文明新風培樹行動,大力倡導厚養薄葬、新事新辦、婚事新風、餐桌文明、文明祭祀等系列活動。持續推進“三張清單”治理濫辦酒席,全面防止城鄉治理濫辦酒席反彈、蔓延。深入開展繁榮農村文藝“五小”活動,繁榮農村文化生活,補足農民精神“糧食”,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在環境衛生清潔行動中,扎實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印江”系列活動和“六心行動”,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模式,集中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充分利用傳統節日,組織黨員、春暉人士、志願者、群眾開展“村級公共設施愛護行動”,實現家家戶戶干淨、村村寨寨整潔、鄉鄉鎮鎮和美。在低碳生活公益行動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扎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持續開展“餐桌文明行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自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橙色實踐促和諧。平安是民生之需,穩定是發展之基。在鄉村治理提升行動中,印江建立“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社會治理機制,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完善鄉村治理體制,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夯實基礎。在法治環境淨化行動中,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著力解決政法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突出筑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四項任務,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印江、法治印江提供堅強政法保障。在平安印江建設行動中,聚焦解決縣域社會治理痛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擴大平安建設覆蓋范圍,豐富形式載體,積小安為大安,夯實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基礎。實施“花朵護衛工程”,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圍繞“平安景區”目標,打造無發案、無事故、秩序好、游客滿意的平安景區。聚焦交通秩序、安全防范、應急引導、便民服務等關鍵環節,提升防范意識和處置能力。在特殊群體關愛行動中,加強社區矯正對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各類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認真落實低保兜底保障政策,積極做好防貧預警監測,積極開展農村孤寡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關愛行動,格外關注英烈后代,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左禹華、王治洪、任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