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 著力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教育支出33.63億元,年均增長7.4%

2021年05月31日09:08  來源:貴陽日報
 

本報訊 5月27日,記者從白雲區獲悉,該區大力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通過加大教育投入、優質資源引進、智慧教育建設、文化引領發展等多舉措努力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教育均衡向優質發展。“十三五”期間,全區教育支出總計33.63億元,年均增長7.4%,佔區級實際總支出的25.1%,較“十二五”時期增長46.3%,建成投用教育項目共34個,新增公辦學位17079個。

近年來,白雲區牢牢把握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思想,認真落實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任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高品質現代化教育強區”工作為抓手,大力推動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全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在全省率先通過國家督導評估驗收,成為全省首批實現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區縣之一,全面推進了“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教育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三五”期間,全區教育支出總計33.63億元,年均增長7.4%,佔區級實際總支出的25.1%,較“十二五”時期增長46.3%﹔全區建成投用教育項目共34個,總建筑面積199928 平方米,新增教學班級434個,新增公辦學位17079個。去年,還啟動白雲十七小、十三中、貴陽六中新校區、學前教育補短板提升改造等項目40余個。

在優質教育資源引進方面,白雲區依托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先進的辦學理念、卓越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將合作學校建設成為全區的教師培訓基地、學科基地、教研活動基地,帶動全區教師培養、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先后引進了全國百強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在貴陽開辦學校﹔引進上海師范大學建設上海師范大學貴陽實驗學校,打造優質公辦資源﹔引進上海外國語大學尚陽外國語學校,合作開辦24個班規模的公辦小學﹔引進貴陽一中新世界學校合作舉辦4所公辦學校﹔引進中天中學、中天小學教育品牌,在中天北城建設4所公辦學校﹔引進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指導白雲區學前教育集團化建設並托管幼兒園。

同時,白雲區以大數據賦能智慧教育建設,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實施學校智慧校園試點、示范校建設,全面推進各學校數字化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數據網絡鋪設工程。推進中學階段智慧課堂建設,充分應用大數據手段實現精准教學、個性化發展。同時,結合白雲五中、白雲十五小試點校實施效果,做到成熟一個模塊,推廣一個模塊,逐步培育一批智慧校園,構建泛在、智能、開放、共享、安全的校園信息環境,推動全區教育信息化上新台階,實現校園數字化的深度運用。

白雲區還加強文化引領,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共同體建設,形成8個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集群,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轄區各中小學以優質均衡發展為契機,圍繞提升學校品質,結合校園文化定位,借助白雲新老工業的歷史與當前發展態勢,按照“一校一品”深度挖掘辦學特色。在鋁廠、七冶原子弟學校初步形成了傳承老廠礦匠心精神、國家情懷、時代重任的文化基因﹔在數博大道沿線學校形成科技創新、數智賦能、智慧校園的文化氛圍﹔在都拉、牛場區域形成民族融合、勤勞勇敢、心靈手巧的文化特色。去年,全區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主題繪畫、器樂、舞蹈、合唱等多項藝術活動,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下一步,白雲區委、區政府將以建設高品質現代化教育強區為著力點,以公辦強校兩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全力實施塑魂工程、強基工程、強校工程、強師工程、強質工程等五項工程,努力將每一所學校培育成“家門口的好學校”,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在全省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中作表率、走前列。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