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江縣政府網消息:近年來,印江自治縣嚴格按照脫貧攻堅“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三強化”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政策有效銜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全面轉向鄉村振興。
強化思想觀念銜接為鄉村振興鑄魂。抓好“振心”這一靈魂工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和前提。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抓好思想引導,幫助廣大農民增強愛黨愛國情懷,正確認識形勢政策,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眼前與長遠的關系,丟掉“等靠要”思想,釋放內生動力。做好典型引領,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脫貧群眾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改進幫扶方式,多採取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組織動員脫貧群眾參與項目實施。強化文軍扶貧,通過政策宣講、文藝下鄉、典型選樹等方式,增強脫貧群眾自立自信自強意識。加強技能培訓,開展有針對性、實用性、長期性的技能培訓,幫助脫貧群眾增強發展本領。在農村和社區建立“文明儲蓄所”,圍繞村民、居民日常行為建立清單,以“積分制”方式管理,並將積分進行結果轉化,分數為正可兌換物品,分數為負則在評先評優等方面相應受限。加強法治力度,堅決依法打擊擾亂社會秩序行為,堅決防止政策養懶漢和泛福利化傾向。
強化編織規劃銜接為鄉村振興繪圖。做好鄉村振興規劃項目政策銜接。扎實做好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將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舉措納入“十四五”規劃,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重大工程項目納入“十四五”相關規劃;結合實際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深化細化具體舉措。以實施鄉村振興規劃為引領,統攬各項具體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帶動建設項目和具體工作舉措統籌部署推進,自治縣出台了《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於印發<印江自治縣2021年高質量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及配套的7個子方案。從邊遠或高海拔、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基礎薄弱、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的鄉鎮和村中,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街道)和村(居),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支持,增強其發展能力。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科學編制符合農村實際、滿足農民需求、體現農村特色的村庄規劃。建立跟蹤監測機制,定期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街道)、村(居)進行監測評估。
強化政策機制銜接為鄉村振興聚力。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延續、優化、調整現有幫扶政策,保持兜底救助類政策穩定,優化 產業就業等發展類政策,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並根據脫貧人口實際困難給予適度傾斜。各級財政投入在過渡期內保持總體穩定前提下,合理安排財政投入規模,優化支出結構,調整支持重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適當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村傾斜,用於產業發展的比例不低於60%,適當用於農村廁所、垃圾、飲水和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過渡期前3年繼續實行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政策,積極探索建立涉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的救助幫扶,通過現有資金支出渠道支持。確保以工代賑中央預算內投資落實到項目,及時足額發放勞務報酬。繼續落實針對脫貧人口及邊緣易致貧人口的小額信貸政策,引導郵政儲蓄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全面參與小額信貸工作。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為集中安置社區后續發展產業給予信貸支持。支持開發性金融在業務范圍內為各區縣鄉村振興提供中長期信貸服務。因地制宜開發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穩步推廣價格指數保險,繼續探索氣象指數保險、"保 險+期貨”等險種。繼續實施“脫貧成效鞏固提升e貸”,支持脫貧戶發展產業。繼續探索引入外資項目助推鄉村振興。按照應保盡保原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用地需要,過渡期內統籌好全縣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專項指標不得挪用。延續脫貧攻堅期間各項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加大農村教育、醫療、農技、管理等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健全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繼續在待遇職稱等方面實施特殊傾斜政策,鼓勵和引導各方面人才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基層流動。(田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