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子熙:我想當雕塑家

2021年05月20日09:02  來源:貴陽晚報
分享到:
 

耿子熙的童年,是被五顏六色的橡皮泥包圍著的。從最初買一小盒捏著玩,到后來讓媽媽給他論斤買橡皮泥。耿子熙小小的十個指頭靈動地打造出各種機槍、恐龍、怪獸……“我長大以后要當一個雕塑家!”這是8歲的耿子熙的理想,他也從一個橡皮泥“業余玩家”,開始認真學習雕塑橡皮泥。

善於觀察 喜愛手工

從4歲開始,耿子熙就喜歡上了畫畫。學美術輕鬆、快樂,這也讓耿子熙樂在其中。活潑好動的他,上美術課就能安靜地創作自己的作品。在老師布置作業時,他還會增加自己的見解,豐富作業的畫面。一次,老師布置作品畫蝸牛,當其他同學僅畫了一個蝸牛時,耿子熙還在蝸牛旁增加了青草、泥土。“蝸牛在地上爬,旁邊就會有青草,有青草不就有泥土嗎?”耿子熙善於觀察生活的細節,這些細節也時常體現在他的畫作中。

每次學校老師布置手工任務,耿子熙都能認真又嚴謹地完成,再累再困他都要堅持完成手工作品。“手抄報每個學期都是十多張,他都完成得很認真。”媽媽說,將廢物利用制作成手工作品,耿子熙也有不少。

學畫畫,讓耿子熙對顏色、形狀有了基本的感知。在學習過程中,對細節的觀察及對形態的把控也有所進步。隨手拿起一塊橡皮泥,他就能有模有樣地捏出一把槍、一隻恐龍……愛上捏橡皮泥的他,一發不可收拾。橡皮泥的消耗越來越快,買橡皮泥從最初一盒一盒地買,到后來整件整件買。

隻要在耿子熙手中的橡皮泥,必然會變成形狀各異的作品,機槍、恐龍、怪獸……即便是給他一張圖片,他也能將圖上的物件立體地呈現出來。

樂在其中 進步很快

看著耿子熙喜歡橡皮泥,耿媽媽決定為他尋找專業老師學習。目前,耿子熙師從貴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勇。每到周末上雕塑橡皮泥課時,耿子熙總能早早起來,催促媽媽快點出門。

“雕塑橡皮泥比較硬,要先用火烤軟了才能捏。”耿子熙告訴記者,他經過一年多的學習,老師常夸他進步快、感覺好、控型好。

泥塑刀、鋼絲刀、錐形刀、修刀、壓痕筆……當耿子熙學會用一系列的工具后,他的雕塑作品更為逼真、立體、靈動。雕刻一個菠蘿或是一個榴蓮,其外皮繁多的凸起,也能被耿子熙仔細塑造出來。捏恐龍,背脊上的棱角,脖子上的褶皺,他都在嘗試著還原。捏潛艇時,螺旋槳、炮台、潛望鏡一樣都不少。

在制作前,耿子熙還會仔細思考,如何給作品打好基礎的“鋼筋”。“比如做恐龍,因為雕塑泥比較軟,所以要用鐵絲做好形狀。”耿子熙說,搭好了框架,做好形狀后,再用工具精雕細琢恐龍身上的細節。一個恐龍作品,通常需要三節課的時間即6小時才能完成。而投入在雕塑中的耿子熙,常常自動屏蔽外界,完全樂在其中。“我以后要當一個雕塑家。”耿子熙說。

耿子熙很珍惜自己的作品,在家中有一個櫃子專門存放他的雕塑作品。“我一般不輕易把作品送人,我覺得都是我的創意和辛勞。”說罷,他又開始了新作品的創作。(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杜立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