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稻落地 鋅硒米飄香

2021年05月07日09:05  來源:貴州日報
 

近日,在麻江縣賢昌鎮高枧村趙祥榕的優質稻高產實驗示范田裡,種植大戶趙祥榕正在查看秧苗的長勢。

趙祥榕是高枧村村民,高中肄業后到江蘇打工時發現沿海優質米售價高、銷路好,於是在2015年返回家鄉,種植本地籼稻。

一開始種植,趙祥榕就嘗到了甜頭,可是由於不懂農業科技知識,2017年,他遇到了旱災和病虫害,把前兩年掙的錢全賠了進去。

“我家祖祖輩輩都在這片土地上勞作,雖然出門干過那麼多行,回頭仍覺得種水稻才是屬於自己的事業。但是,如果沒有技術支撐,產量就不理想。”趙祥榕說。

同年,在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下,趙祥榕結識了南京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的李剛華教授,開始引種該校自主培育的粳稻品種“寧粳8號”,進行科技種田。

由於當地土壤富含鋅硒元素,“寧粳8號”落地麻江后搖身變為“鋅硒米”。

經過5個月的努力,在李剛華教授的幫助下,趙祥榕種植的水稻達到畝產666.1公斤。

“不僅高產,我們的稻米還更加綠色。經檢測,其鋅和硒含量是常規水稻的3倍。”趙祥榕高興地說。

如今,為了讓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趙祥榕建立了麻江縣富鋅硒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群眾學習種植技術。通過一對一指導,全方位幫扶,組織培訓,手把手教授種植技術,共同發展產業,實現增收。

借著踏實肯干的勁頭,趙祥榕一躍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水稻種植大戶。產品更是銷往南京、貴陽等城市,年銷售收入達12萬元。

“為了不讓土地閑置,從2020年以來,我種了100多畝鋅硒米、20畝紅蒜,在紅蒜收了后種水稻。紅蒜和鋅硒米銜接起來,創造更多的收益。”趙祥榕說。(麻江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光紅 莫慧)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