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水窩農業光伏電站。周夢真攝
畢節,一座與“貧困”“脫貧攻堅”等詞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城市,這裡地形復雜,西高東低,西部海拔最高達2900.6米,是貴州高原屋脊。一踏進這片土地,蜿蜒曲折的山路便給司機師傅來了個“下馬威”,沿著山路盤旋而上,視野逐漸開闊,雲朵似乎觸手可及,陽光從碧藍的天空傾瀉而下,毫不吝嗇的照耀整片土地。
特殊地形和海拔高差給畢節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同時也帶來了豐富的光能、水能、風能等新型能源。作為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畢節正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將綠色電能源源不斷輸送到千家萬戶。
走進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迤那鎮的仙水窩電站,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整齊排列在山坡上,電池板下是成片的草地。放眼遠處,羊群正在電池板間穿梭,悠閑吃草。
據了解,仙水窩區域電站包含箐口營、仙水窩、鬆木坎、樂利農業光伏電站,共計118個光伏方陣(118台箱變),109.4352萬塊光伏組件。加上小官山光伏電站,總佔地面積超過11500畝。仙水窩農業光伏電站站長畢凱介紹說,仙水窩區域電站於2019年底建設完工開始並網發電,2020年區域總發電量為約4億千瓦時。“我們仙水窩電站的光電貴州電網是照單全收,全額消納的。”畢凱說。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不斷加強電網建設,鋪設清潔能源輸送線路。烏撒變電站就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建設的。作為一條“電力高速公路”,它將仙水窩區域與畢節市其他眾多電站發出的綠色電能送至家家戶戶,點亮畢節、整個貴州、乃至廣東等全國各地萬家燈火。
500千伏烏撒變電站。周夢真攝
烏撒變電站是畢節第二座500千伏變電站,於2019年12月完工投入運行,佔地面積48490平方米,大概相當於7個足球場的大小,架設輸電線路168.9公裡。“500kV撒奢線是烏撒變現在唯一的500kV送出通道,現在通過烏撒變上網的新型能源都是通過這條線路送出,與貴州電網的主網架連接,將電能輸送到貴州各地甚至更遠的地方。”烏撒變電站站長李顏麗說。
相關數據顯示,500kV撒奢線每小時輸送約59萬度電,自投運以來已對外輸送新型能源超16億千瓦時。李艷麗解釋說:“16億千瓦時的電能,如果是用煤炭發電,需要消耗56萬噸標准煤,排放二氧化碳80萬噸。所以說烏撒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對消納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助力實現碳中和是有很大作用的。”
要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發利用綠色電能,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是關鍵。為此,貴州電網公司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電力清潔高效發展上持續發力,科學研判“十四五”電力供需形勢,啟動大規模光伏風電基地輸電規劃,加快推進新能源消納重點電網項目建設,特別是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骨干網架建設,加快推進500千伏奢香至鴨溪輸電線路、500千伏興仁至獨山輸電線路、500千伏八河變電站擴建等一批輸變電工程項建設,解決貴州北部地區新能源消納問題。
按照貴州2020年《關於上報2020年光伏發電競價項目計劃的通知》,2020年貴州新增光伏消納空間為2.35GW,目前約50個項目被劃為今年的重點項目,光伏備案容量近3GW,貴州正在成為光伏開發區域的“新貴”。
“要消納新能源,解決棄風棄光問題,關鍵要加強電網建設,暢通輸送通道。”貴州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劉振銘表示,今年底前將完成500千伏八河開關站擴建,緩解畢節、六盤水、安順等光伏送出問題,打通“堵點”,暢通並網“通道”,全力支持新能源接入並網,助力貴州新能源發展。(實習生 周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