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26日,由貴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山花》雜志社聯合舉辦的“第一屆主題文藝評論研討會”在筑舉行。來自省內外的20多位知名文學評論家、作家、編輯參會,他們圍繞“風格以及風格的局限——中年寫作的相關問題”這一主題,結合各自的感受與思考展開交流探討。
據悉,“主題文藝評論研討會”以主題的形式分析文藝現象、提煉創作規律、拓展文藝空間,推動貴陽市乃至我省文藝創作及評論的發展繁榮。本屆研討會由貴州省文聯副主席、貴陽市作協主席肖江虹主持,與會嘉賓圍繞“風格”“中年寫作”“風格局限”三個關鍵詞進行表述。
著名評論家黃德海說,作家人到中年,大多已形成了一種風格,但如果持續這一風格進行慣性寫作,就會成為一個問題,他提醒作家對風格保持警惕。著名評論家程德培認為,“風格”是一位作家的宿命,“風格”的長處與短處如影隨形,不能隨意地求新求變﹔河南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邵麗認為,作家的風格,既有個性又有共性,時代是風格的導師……
省內與會作家、評論家、教授也發表了見解。貴州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杜國景說,人到中年的寫作者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寫作習慣,並試圖在題材、語言、敘事等方面尋找突破口。他認為省內很多作家的地域性寫作十分突出,風格鮮明﹔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顏同林教授論述了創作者追求風格、形成風格、反抗風格而又再次形成風格的循環辯証關系﹔詩人、詩歌評論家趙衛峰以為,之所以交流“中年寫作”,涉及到寫作者自我革新以及技術革新問題,寫作者先盡力盡情地寫,多在技術層面創新實踐,不要過多考慮風格的穩定,而是多考慮風格的差異性。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鄭文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