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縣碧痕鎮:“一園兩帶三基地”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04月13日14:3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付學紅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碧痕鎮碧痕社區人,每一年,他都會把自家的“責任地”全拿出來種上薏仁米,收成后,就近賣給村裡的合作社或者公司。“一年有4萬元左右,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種薏仁米。”付學紅說,放眼整個碧痕鎮,很多人每年都會在薏仁米種植上賺一筆。

貴州薏苡甲天下,晴隆薏苡甲貴州。晴隆以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盛產品質優良的薏仁米,每一年種植面積都在遞增,僅2020年,碧痕鎮種植薏仁米5000畝。

碧痕鎮除了薏仁米,還有很多富民產業。近年來,碧痕鎮按照“一園兩帶三基地”的發展規劃,以薏仁米、茶葉、食用菌等產業為主導產業,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相關產業,實現村村有產業、組組有產業、戶戶有產業的產業格局。

“一園”即農特產品聚集園

碧痕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效益,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碧痕鎮薏仁米產業發展,已從過去以農戶家庭小規模分散種植、粗放經營,轉向以龍頭企業帶動作支撐的規模化、集約化、產加銷一體化、高質量經營,為積極培育打造區域特色農業優勢產業、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截止2020年,全鎮實現種植薏仁米5000余畝,年產薏仁米1000余噸,通過採購、加工、銷售薏仁米系列產品1700噸,一二產實現薏仁米全產業鏈產值1億元以上。

“公司從薏仁米種植到賣,全過程參與,實行保底收購,每年從公司出去的薏仁米一萬噸以上,銷往全國各地。”貴州薏芝坊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薏仁米收購負責人王涵介紹。

“兩帶”即東風新庄茶葉產業帶和新坪食用菌產業帶

碧痕鎮是晴隆產茶大鎮,每一年的開春之際,在碧痕鎮大大小小的茶山上,都會看到茶農滿山採摘春茶,收獲“開春第一桶金”的繁忙景象。據介紹,近年來,碧痕鎮通過大力發展茶葉產業,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並大力謀劃了“茶旅一體化”發展新路子,目前該鎮有茶葉2.6萬畝,涉及4個村39個村民小組。

說到食用菌產業帶,自位於碧痕鎮新坪社區的貴州二十四道拐農業園林有限公司碧痕鎮菌棒廠生產以來,每天都有數十名當地群眾到廠裡就業務工。譚艷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沒有上班,都在家裡帶娃,最近村裡修了這個廠后,我就來這裡上班了,一天有100塊的收入,還能照顧家裡。”

據介紹,貴州二十四道拐農業園林有限公司碧痕鎮菌棒廠,現菌棒廠年產1500萬棒,由村級合作社負責組織農戶到菌棒廠務工,帶動固定用工70人次,季節性務工500人次,臨時性務工800人次,公司還和村級合作社簽訂產品回收合同,帶動200多戶農戶種植食用菌,戶均年增收40000元左右。

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村民們增收有路徑心裡樂呵呵。“碧痕鎮在管護好現有的1100畝801個食用菌菌棚的同時,輻射帶動庭院經濟發展,今年已建成食用菌冷藏、烘干加工廠,完成生產加工一體,帶動周邊勞動力務工,全面解決滯留家中勞動力就業問題。”碧痕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蔡祖平說。

“三基地”即早熟蔬菜基地、茶葉苗圃基地和高產薏仁米種植基地

碧痕鎮現建有600畝的茶葉苗圃基地1個,500畝高產糯薏仁米示范種植基地1個,500畝早熟蔬菜基地1個。在三個基地建設中,碧痕鎮充分發揮“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截至目前,帶動全鎮、毗鄰鄉鎮脫貧戶617戶、2159人保底分紅,產業振興期間年人均增收2.4萬元以上。

“特別是以500畝晴隆糯薏仁種源核心基地,輻射帶動晴隆縣1.25萬戶農戶(其中脫貧戶4054戶)推廣種植晴隆糯薏仁4萬畝以上,採取‘訂單農業’模式,繼續與晴隆縣南部7個鄉鎮30個合作社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助力發展全縣薏仁米產業。”貴州薏芝坊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薏仁米收購負責人王涵介紹。

與此同時,碧痕鎮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組經濟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招商引資,引進企業和技術人員,組織茶農、薏農、村干部等外出學習經驗,提升農民干部的科學種植和管理水平,引進龍頭企業,做強農特產品加工,打通銷售渠道,帶動引領鄉村振興工作全面推進。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公布了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入選名單,碧痕鎮入選2021年農業強鎮創建名單。碧痕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碧痕鎮將以此次創建為契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產業更旺,鄉村更美,農民更富。(肖雄)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