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萬山:紅軍橋上話黨史 革命精神永傳承

2021年04月09日09:23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紅軍當年來到了包面村,幫助群眾掃地、砍柴、挑水。群眾還為紅軍打草鞋.....這座紅軍橋見証了當年軍民親如一家,也體現了共產黨人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在萬山區大坪鄉大坪村的紅軍橋上,黨員干部們圍坐在橋沿上,認真傾聽81歲的退休老教師楊政華講述當年紅軍與群眾之間的故事。楊政華老人從1969年開始,一直致力於研究萬山的紅色故事。

“在戰爭時期,紅軍橋見証的是軍民魚水情,也是一座‘干群連心橋’!”楊政華滿懷激動地說。

紅軍橋原名為興隆橋,位於大坪村包面組西南方向,於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由村民自籌修建,為單拱石拱橋,是當時大坪鄉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

黨員干部們圍坐在橋沿上,傾聽楊政華講述當年紅軍與群眾之間的故事。

為紀念革命先烈,感謝黨對群眾的關心,教育啟迪后輩,當地群眾於是就將此橋命名為“紅軍橋”。

“紅16師宣傳組織團寫下的'均分田產'時的滿腔熱血、與國民黨地方部隊激戰兩小時的危機重重、吳老滿給紅軍戰士療傷時紅軍戰士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現場,楊政華老人鏗鏘有力的語調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讓黨員干部們無不為之動容,並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紅軍在艱苦的環境之下,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他們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作為一名新近入黨的黨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繼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工作中不怕困難,勇於創新,當好為民服務的勤務兵、服務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奮圖強,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坪鄉政府扶貧工作站負責人肖磊說。

“紅軍橋已納入銅仁市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下一步,大坪村將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鄉村旅游新景點,讓更多游客前來研學、旅游,讓老百姓在旅游中受益,助推鄉村振興。”大坪鄉鄉黨委委員、政府副鄉長滕飛說。

“我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聽完故事后,參加此次活動的全體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一句句鏗鏘有力的承諾,一聲聲發自肺腑的話語,深切表達了每一位黨員干部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以及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與擔當。

全體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

一座紅軍橋,蘊含著百姓對紅軍的懷念感恩之情,它不僅融入到了當地村民的生活裡,也融入到了當地黨員干部的心裡。年歲已久的紅軍橋也托住了全鄉全體黨員干部的信念和初心。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大坪鄉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引導當地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初心使命,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引導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工作,辦實事解難題。

眼下是大坪鄉蘇灣村700畝蔬菜大棚基地裡辣椒苗種植的季節,對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至關重要,針對果農缺少經驗等短板,大坪鄉成立了農業技術服務專班,全鄉為6個村選派了農技專家10名,將農業專家匹配到產業發展鏈上,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傳授技術,為今年的豐產增收打下基礎。

工人在大棚忙碌。

“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更應該保護好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守護好這片紅色資源,扎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堅持發揚不畏艱難,勇挑重任,守正創新的精神,更好地服務於農村經濟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坪鄉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超表示。

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大坪鄉創新實施“黨組織+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積極推進中華蜂、精品水果等產業發展,做強做大產業品牌。目前,全鄉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66個,實現合作社行政村全覆蓋,其中村集體合作社15個。(文/陶國華、孫菁 圖/葉順強、陳光明)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