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范大學副校長曾麗:

大力培養鄉村教師 豐富鄉村振興人才庫

2021年04月01日09:21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詩雨

“繼續做好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鄉村教育重點難點……”近日,貴州師范大學副校長曾麗在接受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採訪時說,貴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師資,難點在鄉村教育,發展鄉村教育、培養鄉村教師是貴州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之一。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在接下來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們要加快建設貴州教育強省,為鄉村振興開新局提供人才支撐,做好人才的振興。”曾麗說,從教育的角度看,人才振興分為幾個方面,首先要大力的引進高層次和高素質的人才,其次是培育好我們本土的高層次人才,此外還要做好職業教育,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的輸送各類合格的人才。

“那怎樣培養人才、如何培養教育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師?無疑是當前中國師范院校改革發展和教師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曾麗看來,師范院校應該重視創新教師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打造教師教育課程群,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起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育人環節,不斷健全評價機制,積極思考如何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積極探索新時代教師教育發展規律。

“教育不只是教好學生,更要加強教師培養,我們推進教師培養模式改革,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更是培養好適合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前提。”

曾麗表示,前不久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在“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部分提出加大鄉村骨干教師培養力度,精准培養本土化優秀教師,改革完善“國培計劃”,深入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健全鄉村教師發展體系……為如何培養教師、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指明了方向。

面對社會發展新趨勢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曾麗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貴州教師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應整合教育學科優勢力量,組建基於山地文化特征的貴州特色教育強省研究團隊,立足貴州省‘山地全域性、民族雜居性、文化多樣性、發展不平衡’的山地文化特征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特別應重點支持鄉村教師教育研究,為貴州省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契合現實、獨具特色的鄉村教師教育發展之路夯實基礎。”

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全面免除中職學生學費……這是貴州“十三五”教育發展成績單。

近年來,為積極籌備和組織建議的內容,曾麗深入到貴州的各個貧困地區去了解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傾聽到廣大師生的心聲,也見証了貴州奮力實現“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所作出的真心付出。

曾麗說,伴隨“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時代強音,貴州將採取更有力措施促進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也為鄉村振興不斷豐富人才智庫。而在今年兩會上,她也將繼續發揮好人大代表溝通橋梁的重要作用,為貴州教育發展發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